# 13 | 垃圾回收:垃圾数据是如何自动回收的? 在[上一篇文章](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29596)中,我们提到了JavaScript中的数据是如何存储的,并通过例子分析了**原始数据类型是存储在栈空间中的,引用类型的数据是存储在堆空间中的**。通过这种分配方式,我们解决了数据的内存分配的问题。 不过有些数据被使用之后,可能就不再需要了,我们把这种数据称为**垃圾数据**。如果这些垃圾数据一直保存在内存中,那么内存会越用越多,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垃圾数据进行回收,以释放有限的内存空间**。 ## 不同语言的垃圾回收策略 通常情况下,垃圾数据回收分为**手动回收**和**自动回收**两种策略。 如C/C++就是使用手动回收策略,**何时分配内存、何时销毁内存都是由代码控制的**,你可以参考下面这段C代码: ``` //在堆中分配内存 char* p = (char*)malloc(2048); //在堆空间中分配2048字节的空间,并将分配后的引用地址保存到p中 //使用p指向的内存 { //.... } //使用结束后,销毁这段内存 free(p); p = NULL; ``` 从上面这段C代码可以看出来,要使用堆中的一块空间,我们需要先调用mallco函数分配内存,然后再使用;当不再需要这块数据的时候,就要手动调用free函数来释放内存。如果这段数据已经不再需要了,但是又没有主动调用free函数来销毁,那么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内存泄漏**。 另外一种使用的是自动垃圾回收的策略,如JavaScript、Java、Python等语言,**产生的垃圾数据是由垃圾回收器来释放的**,并不需要手动通过代码来释放。 对于JavaScript而言,也正是这个“自动”释放资源的特性带来了很多困惑,也让一些JavaScript开发者误以为可以不关心内存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那么在本文,我们将围绕“JavaScript的数据是如何回收的”这个话题来展开探讨。因为数据是存储在栈和堆两种内存空间中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介绍“栈中的垃圾数据”和“堆中的垃圾数据”是如何回收的。 ## 调用栈中的数据是如何回收的 首先是调用栈中的数据,我们还是通过一段示例代码的执行流程来分析其回收机制,具体如下: ``` function foo(){ var a = 1 var b = {name:"极客邦"} function showName(){ var c = 2 var d = {name:"极客时间"} } showName() } foo() ``` 当执行到第6行代码时,其调用栈和堆空间状态图如下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8/b0/d807ca19c2c8853ef5a38dca0fb79ab0.jpg) 执行到showName函数时的内存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始类型的数据被分配到栈中,引用类型的数据会被分配到堆中。当foo函数执行结束之后,foo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会从堆中被销毁掉,那么它是怎么被销毁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在[上篇文章](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29596)中,我们简单介绍过了,如果执行到showName函数时,那么JavaScript引擎会创建showName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并将showName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压入到调用栈中,最终执行到showName函数时,其调用栈就如上图所示。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记录当前执行状态的指针(称为ESP)**,指向调用栈中showName函数的执行上下文,表示当前正在执行showName函数。 接着,当showName函数执行完成之后,函数执行流程就进入了foo函数,那这时就需要销毁showName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了。ESP这时候就帮上忙了,JavaScript会将ESP下移到foo函数的执行上下文,**这个下移操作就是销毁showName函数执行上下文的过程**。 你可能会有点懵,ESP指针向下移动怎么就能把showName的执行上下文销毁了呢?具体你可以看下面这张移动ESP前后的对比图: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f3/b899cb27c0d92c31f9377db59939aaf3.jpg) 从栈中回收showName执行上下文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showName函数执行结束之后,ESP向下移动到foo函数的执行上下文中,上面showName的执行上下文虽然保存在栈内存中,但是已经是无效内存了。比如当foo函数再次调用另外一个函数时,这块内容会被直接覆盖掉,用来存放另外一个函数的执行上下文。 所以说,当一个函数执行结束之后,**JavaScript引擎会通过向下移动ESP来销毁该函数保存在栈中的执行上下文**。 ## 堆中的数据是如何回收的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想现在你应该已经知道,当上面那段代码的foo函数执行结束之后,ESP应该是指向全局执行上下文的,那这样的话,showName函数和foo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就处于无效状态了,不过保存在堆中的两个对象依然占用着空间,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8/8c/e80ff553417572f77973b08256b6928c.png) foo函数执行结束后的内存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1003和1050这两块内存依然被占用。**要回收堆中的垃圾数据,就需要用到JavaScript中的垃圾回收器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Chrome的JavaScript引擎V8来分析下堆中的垃圾数据是如何回收的。 ### 代际假说和分代收集 不过在正式介绍V8是如何实现回收之前,你需要先学习下**代际假说(The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的内容,这是垃圾回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术语,后续垃圾回收的策略都是建立在该假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很是重要。 **代际假说**有以下两个特点: * 第一个是大部分对象在内存中存在的时间很短,简单来说,就是很多对象一经分配内存,很快就变得不可访问; * 第二个是不死的对象,会活得更久。 其实这两个特点不仅仅适用于JavaScript,同样适用于大多数的动态语言,如Java、Python等。 有了代际假说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来探讨V8是如何实现垃圾回收的了。 通常,垃圾回收算法有很多种,但是并没有哪一种能胜任所有的场景,你需要权衡各种场景,根据对象的生存周期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算法,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所以,在V8中会把堆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两个区域,**新生代中存放的是生存时间短的对象,老生代中存放的生存时间久的对象**。 新生区通常只支持1~8M的容量,而老生区支持的容量就大很多了。对于这两块区域,V8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垃圾回收器,以便更高效地实施垃圾回收。 * **副垃圾回收器,主要负责新生代的垃圾回收。** * **主垃圾回收器,主要负责老生代的垃圾回收。** ### 垃圾回收器的工作流程 现在你知道了V8把堆分成两个区域——新生代和老生代,并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其实**不论什么类型的垃圾回收器,它们都有一套共同的执行流程**。 第一步是标记空间中活动对象和非活动对象。所谓活动对象就是还在使用的对象,非活动对象就是可以进行垃圾回收的对象。 第二步是回收非活动对象所占据的内存。其实就是在所有的标记完成之后,统一清理内存中所有被标记为可回收的对象。 第三步是做内存整理。一般来说,频繁回收对象后,内存中就会存在大量不连续空间,我们把这些不连续的内存空间称为**内存碎片**。当内存中出现了大量的内存碎片之后,如果需要分配较大连续内存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所以最后一步需要整理这些内存碎片,但这步其实是可选的,因为有的垃圾回收器不会产生内存碎片,比如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副垃圾回收器。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流程来分析新生代垃圾回收器(副垃圾回收器)和老生代垃圾回收器(主垃圾回收器)是如何处理垃圾回收的。 ### 副垃圾回收器 副垃圾回收器主要负责新生区的垃圾回收。而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小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到新生区,所以说这个区域虽然不大,但是垃圾回收还是比较频繁的。 新生代中用**Scavenge算法**来处理。所谓Scavenge算法,是把新生代空间对半划分为两个区域,一半是对象区域,一半是空闲区域,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f/af/4f9310c7da631fa5a57f871099bfbeaf.png) 新生区要划分为对象区域和空闲区域 新加入的对象都会存放到对象区域,当对象区域快被写满时,就需要执行一次垃圾清理操作。 在垃圾回收过程中,首先要对对象区域中的垃圾做标记;标记完成之后,就进入垃圾清理阶段,副垃圾回收器会把这些存活的对象复制到空闲区域中,同时它还会把这些对象有序地排列起来,所以这个复制过程,也就相当于完成了内存整理操作,复制后空闲区域就没有内存碎片了。 完成复制后,对象区域与空闲区域进行角色翻转,也就是原来的对象区域变成空闲区域,原来的空闲区域变成了对象区域。这样就完成了垃圾对象的回收操作,同时这种**角色翻转的操作还能让新生代中的这两块区域无限重复使用下去**。 由于新生代中采用的Scavenge算法,所以每次执行清理操作时,都需要将存活的对象从对象区域复制到空闲区域。但复制操作需要时间成本,如果新生区空间设置得太大了,那么每次清理的时间就会过久,所以**为了执行效率,一般新生区的空间会被设置得比较小**。 也正是因为新生区的空间不大,所以很容易被存活的对象装满整个区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Script引擎采用了**对象晋升策略**,也就是经过两次垃圾回收依然还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老生区中。 ### 主垃圾回收器 主垃圾回收器主要负责老生区中的垃圾回收。除了新生区中晋升的对象,一些大的对象会直接被分配到老生区。因此老生区中的对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象占用空间大,另一个是对象存活时间长。 由于老生区的对象比较大,若要在老生区中使用Scavenge算法进行垃圾回收,复制这些大的对象将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从而导致回收执行效率不高,同时还会浪费一半的空间。因而,主垃圾回收器是采用**标记-清除(Mark-Sweep)**的算法进行垃圾回收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该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是标记过程阶段。标记阶段就是从一组根元素开始,递归遍历这组根元素,在这个遍历过程中,能到达的元素称为**活动对象**,没有到达的元素就可以判断为**垃圾数据**。 比如最开始的那段代码,当showName函数执行退出之后,这段代码的调用栈和堆空间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c/69/6c8361d3e52c1c37a06699ed94652e69.png) 标记过程 从上图你可以大致看到垃圾数据的标记过程,当showName函数执行结束之后,ESP向下移动,指向了foo函数的执行上下文,这时候如果遍历调用栈,是不会找到引用1003地址的变量,也就意味着1003这块数据为垃圾数据,被标记为红色。由于1050这块数据被变量b引用了,所以这块数据会被标记为活动对象。这就是大致的标记过程。 接下来就是垃圾的清除过程。它和副垃圾回收器的垃圾清除过程完全不同,你可以理解这个过程是清除掉红色标记数据的过程,可参考下图大致理解下其清除过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0/85/d015db8ad0df7f0ccb1bdb8e31f96e85.png) 标记清除过程 上面的标记过程和清除过程就是标记-清除算法,不过对一块内存多次执行标记-清除算法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而碎片过多会导致大对象无法分配到足够的连续内存,于是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算法——**标记-整理(Mark-Compact)**,这个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里的是一样的,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你可以参考下图: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5/8c/652bd2df726d0aa5e67fe8489f39a18c.png) 标记整理过程 ### 全停顿 现在你知道了V8是使用副垃圾回收器和主垃圾回收器处理垃圾回收的,不过由于JavaScript是运行在主线程之上的,一旦执行垃圾回收算法,都需要将正在执行的JavaScript脚本暂停下来,待垃圾回收完毕后再恢复脚本执行。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全停顿(Stop-The-World)**。 比如堆中的数据有1.5GB,V8实现一次完整的垃圾回收需要1秒以上的时间,这也是由于垃圾回收而引起JavaScript线程暂停执行的时间,若是这样的时间花销,那么应用的性能和响应能力都会直线下降。主垃圾回收器执行一次完整的垃圾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8/0c/9898646a08b46bce4f12f918f3c1e60c.png) 全停顿 在V8新生代的垃圾回收中,因其空间较小,且存活对象较少,所以全停顿的影响不大,但老生代就不一样了。如果在执行垃圾回收的过程中,占用主线程时间过久,就像上面图片展示的那样,花费了200毫秒,在这200毫秒内,主线程是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比如页面正在执行一个JavaScript动画,因为垃圾回收器在工作,就会导致这个动画在这200毫秒内无法执行的,这将会造成页面的卡顿现象。 为了降低老生代的垃圾回收而造成的卡顿,V8将标记过程分为一个个的子标记过程,同时让垃圾回收标记和JavaScript应用逻辑交替进行,直到标记阶段完成,我们把这个算法称为**增量标记(Incremental Marking)算法**。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e/e7/de117fc96ae425ed90366e9060aa14e7.png) 增量标记 使用增量标记算法,可以把一个完整的垃圾回收任务拆分为很多小的任务,这些小的任务执行时间比较短,可以穿插在其他的JavaScript任务中间执行,这样当执行上述动画效果时,就不会让用户因为垃圾回收任务而感受到页面的卡顿了。 ## 总结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下今天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介绍了不同语言的垃圾回收策略,然后又说明了栈中的数据是如何回收的,最后重点讲解了JavaScript中的垃圾回收器是如何工作的。 从上面的分析你也能看出来,无论是垃圾回收的策略,还是处理全停顿的策略,往往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你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做权衡,而这需要牺牲当前某几方面的指标来换取其他几个指标的提升。 其实站在工程师的视角,我们经常需要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权衡各个指标的得失,把系统设计得尽可能适应最核心的需求。 生活中处理事情的原则也与之类似,古人很早就说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所以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冷静地分析哪些才是核心诉求,然后果断决策牺牲哪些以使得利益最大化。 ## 思考时间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你是如何判断JavaScript中内存泄漏的?可以结合一些你在工作中避免内存泄漏的方法。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