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写作前戏:如何让阅读真正帮到写作? 你好,我是涵柏,欢迎你跟我学习写作。作为本专栏的第一节课,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写作前戏,即**如何通过阅读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到写作**。 写作课为什么要从阅读说起呢?其实很简单。在我的工作环境中,写作有点像一种日常工具,我们时常为如何用好这个工具而不断思考,比如常常有人问我,这个写作角度你是怎么想到的?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你的表达就能如此吸睛?你是如何快速整理好这么多写作素材的?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从初步意识到有清晰的认知,我也实践了好几年,答案越来越清晰、笃定,那就是**看得多**。 老生常谈了?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看得多,为什么你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差强人意,甚至是提笔困难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分两个层次深入了解。相信这节课过后,你会对阅读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知。 ## 第一层:你看得足够多吗? 我们从第一个层次讲起。不妨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吧,你看得足够多吗?那何谓足够?我们一起看个例子。 今年高考全国卷1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触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我的表弟刚好是应届考生,我就去问了他是怎么写的。他的大致思路如下: 他选的人物是管仲,他看过《史记》,所以他选择避开“管仲射杀齐桓公”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转而写了孔子、孟子和荀子对管仲的看法,谈及了管仲为何重要。 接着他问我,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这篇作文。我的思路如下: 《史记》记载,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仲是直接接受了任命。而《管子》讲,齐桓公任命管仲,起初是遭到了拒绝,其中有个细节,管仲跑到门边要走,齐桓公流着汗把他追了回来,这才有了后来的拜相。 同样是吸纳人才,自比管仲的诸葛亮也是刘备三顾茅庐而来。那在我看来,管仲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我会运用好这个立意,去谈这个缩影背后的精神,以及中国的“贤臣”梦。 这个例子看到这,差异点其实就出来了,**阅读量一定是写作的首要前提**。 但说起阅读,各种材料光书就非常非常多了,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我们究竟要读些什么才能比较快地帮助到写作呢? ### 读什么? 想必你从小到大,一定有很多人给你开过书单,上学时期主要是老师,工作了可能主要是领导、同事,或者是自我兴趣。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都看完,这就需要用到筛选。 怎么筛呢?我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法则,可以说屡试不爽。我通常会**把阅读看作一棵树**,那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树根、枝干和树叶了。 **先说树根。**对于一棵树来说,根系越发达,吸收的养分就越多。那阅读也是一样的,**经典作品就好比树根,可以触及无数人已经筛选好的最佳养分**。那谈到经典,有人说读起来太费劲了,但如果考虑到最终收益的话,其实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一条基准线,了解这个领域最基本的观点和概念是什么,然后用他们的观点帮着你去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那阅读经典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我的建议是先读基本原理,再读通史。比如说,你打算写作的领域是时政,那么你可以先读迈克尔罗斯金撰写的《政治科学》,这是一本被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政治学教科书,读完它你基本上就对政治学有个大概的认识了。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接触该领域的通史类著作,比如《政治思想史》。有了这两本书的沉淀,应对我们的日常写作其实足够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读经典不能局限于一个领域。以我为例,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我也会去读自然科学的一些通史类著作。记住,我们不是为了搞研究,而是拓宽视野,学习不同的思维路径,所以可以选择一些好看又能读懂的经典。比如像吴国盛教授写的《科学的历程》,讲的就是从古至今自然科学史的演变。 **那阅读经典其实只是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我们接着看枝干。**我认为这里主要是指与你写作主题相关的书籍文章。归纳一下的话,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专业期刊、行业新闻、分析报告、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等。这些你完全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去浏览。 举个例子让你感受下这些枝干的力量。比如南方大水,此时你也想写一篇有关洪水治理的文章,那么你就得通过阅读快速了解中国治理洪水的历史、手段,以及治理过程中的争议。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写作时我们才能察古知今。 > 1998年洪水时,专家曾分析原因:除了反常的气候之外,洪水还与人类不重视环保,大肆围湖造田,致使湖泊减少有关。所以1998年后,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就开始了。 **最后是枝叶。**就阅读而言,我认为这些枝叶主要由资讯组成。比如你关注的Twitter、微博、博客、知乎、抖音等等,这些资讯往往会给你写作上的启发。这部分我相信已经在你的阅读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就不展开详细说了。 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下面这张图,你记住它就好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2/03/52a2b7a7c9d6f87d1be28d8f4bc9ab03.jpg) 从我个人出发去看这张图的话,我目前从事媒体行业5年多,主要关注时局、法治领域的题材,除了把涉及政治、法律的经典作品几乎全读了之外,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枝干和枝叶的阅读上,目的就是拓展阅读的宽度。而这样的套路其实是不分领域,人人可行的。 ## 第二层:你的阅读真的帮到写作了吗? 到这,整棵“大树”的全貌我就带你看完了,阅读体系我们也初步建立了。现在回到我们开头“表弟高考讲管仲”的那个例子,表弟听了我的思路后,说我的立意明显拔高了,不再只是围绕管仲这个人就事论事。他马上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课外书我也经常看,但很多内容看了就忘了,或者用的时候想不全,甚至根本想不到。” 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一个通病:**我也看了不少,但还是写不出好文章。**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个层次,如何让阅读真正帮助到我们的写作。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一定听过很多种说法,像这种比较宽泛的话题其实很难有对错之分,但空洞的说法是不能称之为经验的。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些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技巧,希望你能边学边结合你的写作场景去体会。 ### 怎么读? **技巧1:区分式阅读** 第一个技巧有些老生常谈了,但这是最基础的。之所以要拿出来讲,这和我的观察有关。我发现很多人阅读,无论读什么材料都是一种模式、一个速度。其实这是不对的,**阅读要学会深度阅读和浏览两种模式**。 从字面上看,这很好区分,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模式。这一点,我们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在培养了。比如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老师会让我们先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接着是深度阅读,再回答问题。 这种方法完全可以移植到现在的阅读中。我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对于经典,一定要深度阅读。**其实这没有捷径可言,要下笨功夫。我唯一的建议是多和专业人士、感兴趣的朋友边讨论边读。比如你和朋友商量,这周我们必须完成某一个章节的阅读,到了周末就线上交流感想,如果让对方察觉出来,你没读完,那就来个君子(金子)协定吧,比如发个红包😁。 **剩下的大部分阅读材料,其实是浏览。**以我本人为例,我拿到一本书,首先就是看目录,因为它是整本书的文本架构。进入到正文后,我们可以根据[5W1H 原则](https://baike.baidu.com/item/5W1H%E5%88%86%E6%9E%90%E6%B3%95/10091536?fr=aladdin),快速找到一本书的主题和线索,把那些无关的内容跳过去。 比如一本专著里,作者为了阐述某个观点,他会用很多例子帮助你去理解,但如果你通过其中一个例子就明白了作者的意思,那剩下的例子就没必要再看了。单篇的文章就更简单了,基本上就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来写的,直接找对你有用的部分就好。 当你看得越来越多,眼光也会越敏锐,你可以快速地发现一篇文章里,哪些是套路,哪些是干货。 **技巧2:提炼观点** 接着说第二个技巧,提炼观点。 **提炼观点首先就是要理解别人的观点。**一个好的学习者,都会有一个习惯。当读完一本书或者一则材料后,他会把作者要传达的观点整理或者复述出来。如果你做不到这点,说明你根本没有吃透。 听到这里,你可能又有一个新的疑问,那怎样才能提炼出观点呢? **首先,阅读的时候,你一定要边读边划重点。**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帮助你理解,二是方便你回头再来仔细阅读。如果涉及到重点内容,还可以做内容索引。比如,在阅读有关洪水治理的文章时,你可以对那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治理手段进行圈画,以便将来写作时需要,也方便找到。 这里有两点误区需要你格外注意: * 没有重点的胡乱圈画; * 只圈画观点性的句子。 **对于写作来说,阅读不仅仅是了解、吸收作者的观点,还要学习作者给你带来启示的表达手法**(下节课我们会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其次是提出问题。**在阅读前和阅读中,你要为自己的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比如这本书的问题点是什么,提到了哪些重要的事实,比较有特点的部分是什么等等,然后写在纸上,等阅读完后自问自答。 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们写作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准备阅读社会学家涂尔干的作品《自杀论》时,我就在纸上写了:作者认为哪些深层次原因可能导致自杀?读完整本书后,我给出了答案:涂尔干认为,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容易自杀。 这个观点就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往往可以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比如我现在要写一篇文章分析社会中的有些人,他们因为找不到朋友和心灵慰藉,最终走向了不归路。我就可以这样写: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些人因为找不到好的沟通方式,愈发孤单,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一种对生的绝望。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一百多年前的著作《自杀论》放在今天仍可作为参照: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疏离,便越容易自杀。正是在这种孤立里,集体生活中的相互取暖对个体心灵慰藉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毕竟,在涂尔干看来,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 **技巧3:学会联想** 那听完前两个技巧,或许你会按捺不住了!这两个技巧你感觉你也知道,但为什么写作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这些材料里的内容呢?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第3个技巧就能帮到你,那就是联想。**简单说,就是阅读一本书或者一则材料时,把自己所知的事和阅读文本联系起来。** 这主要包括以下3个要素: * 过去读过的书或材料; * 自己曾经的体验和感悟; * 正在发生的事。 运用联想,你可以把这3个要素串起来,既可以帮助你记住曾经看过的内容,还可以助你触类旁通、打开思路。 那怎么联想呢?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在浏览一则材料时,看到了拍摄《武林外传》之前姚晨的境况。材料里说,姚晨没出名前,在家乡福州的歌舞团工作,没事的时候就去肯德基兼职,但她还是想演戏,于是就去了北京。可因为投资方嫌弃她嘴巴大,导致没有人找她拍戏。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曾经看到的一段采访。被采访的人是同样拍摄了武林外传的沙溢。他提到,21世纪初,电视剧里的男主流行陈道明那种成熟风格的,像他这样美少年面相的演员很难找到合适的角色,所以他会尽量把自己变得沧桑一些。 假如在这部剧开播的周年纪念日那天,你想写一篇文章记录下这部国产剧,你就可以让联想发挥重要作用了。放大二人“无戏可拍”的这个共同点,串起姚晨和沙溢两个人物的命运,例如我可以这样写: 怀揣着演员梦想的姚晨,毅然而然地辞掉了歌舞团的工作,踏上了北漂之路。然而现实给她浇了盆冷水。因为嘴巴大被投资方嫌弃难看,她常常无戏可拍。 同样面临无戏可拍的,还有曾经的奶油小生沙溢。与姚晨不一样的是,当时电视剧里的男性角色流行陈道明那样的成熟风,而沙溢因为有着一张美少年面相,往往接不到合适的戏。 两个在演艺事业中穷途末路的人,都在等待命运的垂怜。直到《武林外传》的导演找到了他们,一个荒诞的武林就此上演,他俩的命运也随即改写。 **技巧4:随时记录** 聊到这里,很多人常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有了储备、学会了联想,那写出这样的句子需要灵感吗?我的答案是需要,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最后一个技巧,随时记录。 灵感这事,就像晨雾,转瞬即逝,所以在日常的阅读积累中,**你一定要学会随时记录灵感**。一方面是把你想到的有意思的点迅速做成笔记,另一方面就是把你看过的重要资料随手拍下来。 **记录的时候,要有章法。** 最基本的就是分类,我把手机备忘录分为了3类: 1. 观点类,把有意思的观点记录下来,记录时一定要标明出处,方便查找; 2. 表现手法类,记录手法的时候,你可以联想一下这个手法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 自我感想类,把自己突然迸发的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一个观点类很好理解了吧,这里不过多展开了,记住标出处就好。 表现手法类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假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你接到一个任务,让你写刘翔,你会怎么写?记者李海鹏就写了一篇,题目叫[《两个刘翔的跨越》](http://www.infzm.com/content/15643)。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整个文本就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写,但关键是怎么对比。他的方法是把刘翔拆分,一个运动员刘翔,一个符号学意义上的刘翔。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话: > 北京奥运会上至少有两个刘翔。第一个是21世纪的青年运动员,轻松、自信,口头禅是“随便混混”;第二个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招牌运动员,中国体育的战鼓需要他来敲出恢弘之声。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就在备忘录中记录了下来,记录内容是这样的: 对比是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似乎每个人都会用,一篇文章中,用两三处对比也很常见,但整篇文章都用对比的基调来写,就需要努力去找这个人身上一切相互矛盾或者冲突的特征。我脑海中暂时能想到的就是撒贝宁,一个是法制主持人撒贝宁,一个是娱乐主持人撒贝宁,一个是中央电视台里的撒贝宁,一个是湖南电视台里的撒贝宁,像这样极具反差的人,使用这样的手法会比较适合。 你发现了吗?这个记录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的过程,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提炼观点,同时也完成了联想的过程。 那再看看自我感想类,还是举个例子。同样也是李海鹏写的,[《灾后北川残酷一面》](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51/)描写了2008年地震后北川的残酷场景,他这样写道: > 死亡的气味是在5月15日下午开始在北川县城里弥漫开来的。那是一种甜、臭和焦糊的味道。地震在北川危害最烈,由于缺少尸袋,仍有大量遗体摆放在街道上废墟的空隙间等待处理。 因为我是四川人,对汶川地震有很深的记忆,所以阅读时,我很快闪现出一些场景,我就用文字把这些场景、感觉记录了下来: 地震后,雨水也紧随而至。但死亡的气息没有被雨水冲淡,反而更让人担心北川的危险。相比散落的小雨,余震才是北川周而复始的休止符。它总在人们稍稍宽心之时,再次震痛这座城市,人们默默承受这一切。 你也可以像我这样,在阅读时,把这些感触记录下来。当下一次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它就像肌肉记忆一样,条件反射般地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了。 ## 总结 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就必须成为一个如饥似渴的广泛阅读者,强大的内容储备会成为你手中无可替代的工具。 那具体怎么阅读呢?这节课我们把阅读分为了两个层次。 首先是读什么。经典作品就是树根,可以帮助你快速地找到写作角度;专业期刊、行业新闻、分析报告、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等就是枝干,可以帮助你迅速地扩大知识储备;Twitter、微博、博客、知乎、抖音等就是枝叶,往往会带给你写作上的启发。这些都应该在你的阅读范围之内。 其次是怎么读,我分享了四个具体的技巧。 1. 区分式阅读:针对上述不同的材料,对应不同的阅读方法,树根是深度阅读,枝干和树叶尽可浏览; 2. 提炼观点:在理解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提炼观点,运用得当可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3. 学会联想:把自己所知的事和阅读材料联系起来,既能记住曾经看过的内容,也可触类旁通、打开思路; 4. 随时记录:记录灵感,这些会成为你表达的财富。 如果你做了以上这些事情,那你就已经迈出了一篇好作品的第一步了。 ## 作业 请在你最为关注的领域,列出你觉得必须要读的经典作品,并复述出这部作品的主题。 从零开始,人人可以写作!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邀请他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