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52 lines
14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07 | 哨兵机制:主库挂了,如何不间断服务?
你好,我是蒋德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主从库集群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如果从库发生故障了,客户端可以继续向主库或其他从库发送请求,进行相关的操作,但是如果主库发生故障了,那就直接会影响到从库的同步,因为从库没有相应的主库可以进行数据复制操作了。
而且,如果客户端发送的都是读操作请求,那还可以由从库继续提供服务,这在纯读的业务场景下还能被接受。但是,一旦有写操作请求了,按照主从库模式下的读写分离要求,需要由主库来完成写操作。此时,也没有实例可以来服务客户端的写操作请求了,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8/20/d828d7eee133cec690dc140e99e26f20.jpg "主库故障后从库无法服务写操作")
无论是写服务中断,还是从库无法进行数据同步,都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如果主库挂了,我们就需要运行一个新主库,比如说把一个从库切换为主库,把它当成主库。这就涉及到三个问题:
1. 主库真的挂了吗?
2. 该选择哪个从库作为主库?
3. 怎么把新主库的相关信息通知给从库和客户端呢?
这就要提到哨兵机制了。在Redis主从集群中哨兵机制是实现主从库自动切换的关键机制它有效地解决了主从复制模式下故障转移的这三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下哨兵机制。
## 哨兵机制的基本流程
哨兵其实就是一个运行在特殊模式下的Redis进程主从库实例运行的同时它也在运行。哨兵主要负责的就是三个任务监控、选主选择主库和通知。
我们先看监控。监控是指哨兵进程在运行时周期性地给所有的主从库发送PING命令检测它们是否仍然在线运行。如果从库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哨兵的PING命令哨兵就会把它标记为“下线状态”同样如果主库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哨兵的PING命令哨兵就会判定主库下线然后开始**自动切换主库**的流程。
这个流程首先是执行哨兵的第二个任务,选主。主库挂了以后,哨兵就需要从很多个从库里,按照一定的规则选择一个从库实例,把它作为新的主库。这一步完成后,现在的集群里就有了新主库。
然后哨兵会执行最后一个任务通知。在执行通知任务时哨兵会把新主库的连接信息发给其他从库让它们执行replicaof命令和新主库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复制。同时哨兵会把新主库的连接信息通知给客户端让它们把请求操作发到新主库上。
我画了一张图片,展示了这三个任务以及它们各自的目标。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f/a1/efcfa517d0f09d057be7da32a84cf2a1.jpg "哨兵机制的三项任务与目标")
在这三个任务中,通知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哨兵只需要把新主库信息发给从库和客户端,让它们和新主库建立连接就行,并不涉及决策的逻辑。但是,在监控和选主这两个任务中,哨兵需要做出两个决策:
* 在监控任务中,哨兵需要判断主库是否处于下线状态;
* 在选主任务中,哨兵也要决定选择哪个从库实例作为主库。
接下来,我们就先说说如何判断主库的下线状态。
你首先要知道的是,哨兵对主库的下线判断有“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两种。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两种判断呢?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
## 主观下线和客观下线
我先解释下什么是“主观下线”。
**哨兵进程会使用PING命令检测它自己和主、从库的网络连接情况用来判断实例的状态**。如果哨兵发现主库或从库对PING命令的响应超时了那么哨兵就会先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
如果检测的是从库,那么,哨兵简单地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就行了,因为从库的下线影响一般不太大,集群的对外服务不会间断。
但是,如果检测的是主库,那么,哨兵还不能简单地把它标记为“主观下线”,开启主从切换。因为很有可能存在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哨兵误判了,其实主库并没有故障。可是,一旦启动了主从切换,后续的选主和通知操作都会带来额外的计算和通信开销。
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开销,我们要特别注意误判的情况。
首先,我们要知道啥叫误判。很简单,就是主库实际并没有下线,但是哨兵误以为它下线了。误判一般会发生在集群网络压力较大、网络拥塞,或者是主库本身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一旦哨兵判断主库下线了,就会开始选择新主库,并让从库和新主库进行数据同步,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有开销,例如,哨兵要花时间选出新主库,从库也需要花时间和新主库同步。而在误判的情况下,主库本身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切换的,所以这个过程的开销是没有价值的。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判断是否有误判,以及减少误判。
那怎么减少误判呢?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对一些重要的事情做判断的时候,经常会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哨兵机制也是类似的,它**通常会采用多实例组成的集群模式进行部署,这也被称为哨兵集群**。引入多个哨兵实例一起来判断,就可以避免单个哨兵因为自身网络状况不好,而误判主库下线的情况。同时,多个哨兵的网络同时不稳定的概率较小,由它们一起做决策,误判率也能降低。
这节课,你只需要先理解哨兵集群在减少误判方面的作用,就行了。至于具体的运行机制,下节课我们再重点学习。
在判断主库是否下线时,不能由一个哨兵说了算,只有大多数的哨兵实例,都判断主库已经“主观下线”了,主库才会被标记为“客观下线”,这个叫法也是表明主库下线成为一个客观事实了。这个判断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同时,这会进一步触发哨兵开始主从切换流程。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再画一张图展示一下这里的逻辑。
如下图所示Redis主从集群有一个主库、三个从库还有三个哨兵实例。在图片的左边哨兵2判断主库为“主观下线”但哨兵1和3却判定主库是上线状态此时主库仍然被判断为处于上线状态。在图片的右边哨兵1和2都判断主库为“主观下线”此时即使哨兵3仍然判断主库为上线状态主库也被标记为“客观下线”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9/0d/1945703abf16ee14e2f7559873e4e60d.jpg "客观下线的判断")
简单来说“客观下线”的标准就是当有N个哨兵实例时最好要有N/2 + 1个实例判断主库为“主观下线”才能最终判定主库为“客观下线”。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误判的概率也能避免误判带来的无谓的主从库切换。当然有多少个实例做出“主观下线”的判断才可以可以由Redis管理员自行设定
好了,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借助于多个哨兵实例的共同判断机制,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主库是否处于下线状态。如果主库的确下线了,哨兵就要开始下一个决策过程了,即从许多从库中,选出一个从库来做新主库。
## 如何选定新主库?
一般来说,我把哨兵选择新主库的过程称为“筛选+打分”。简单来说,我们在多个从库中,先按照**一定的筛选条件**,把不符合条件的从库去掉。然后,我们再按照**一定的规则**,给剩下的从库逐个打分,将得分最高的从库选为新主库,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2/4c/f2e9b8830db46d959daa6a39fbf4a14c.jpg "新主库的选择过程")
在刚刚的这段话里,需要注意的是两个“一定”,现在,我们要考虑这里的“一定”具体是指什么。
首先来看筛选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我们肯定要先保证所选的从库仍然在线运行。不过,在选主时从库正常在线,这只能表示从库的现状良好,并不代表它就是最适合做主库的。
设想一下,如果在选主时,一个从库正常运行,我们把它选为新主库开始使用了。可是,很快它的网络出了故障,此时,我们就得重新选主了。这显然不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所以,在选主时,**除了要检查从库的当前在线状态,还要判断它之前的网络连接状态**。如果从库总是和主库断连,而且断连次数超出了一定的阈值,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个从库的网络状况并不是太好,就可以把这个从库筛掉了。
具体怎么判断呢你使用配置项down-after-milliseconds \* 10。其中down-after-milliseconds是我们认定主从库断连的最大连接超时时间。如果在down-after-milliseconds毫秒内主从节点都没有通过网络联系上我们就可以认为主从节点断连了。如果发生断连的次数超过了10次就说明这个从库的网络状况不好不适合作为新主库。
好了,这样我们就过滤掉了不适合做主库的从库,完成了筛选工作。
接下来就要给剩余的从库打分了。我们可以分别按照三个规则依次进行三轮打分,这三个规则分别是**从库优先级、从库复制进度以及从库ID号**。只要在某一轮中,有从库得分最高,那么它就是主库了,选主过程到此结束。如果没有出现得分最高的从库,那么就继续进行下一轮。
**第一轮:优先级最高的从库得分高。**
用户可以通过slave-priority配置项给不同的从库设置不同优先级。比如你有两个从库它们的内存大小不一样你可以手动给内存大的实例设置一个高优先级。在选主时哨兵会给优先级高的从库打高分如果有一个从库优先级最高那么它就是新主库了。如果从库的优先级都一样那么哨兵开始第二轮打分。
**第二轮:和旧主库同步程度最接近的从库得分高。**
这个规则的依据是,如果选择和旧主库同步最接近的那个从库作为主库,那么,这个新主库上就有最新的数据。
如何判断从库和旧主库间的同步进度呢?
上节课我向你介绍过主从库同步时有个命令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库会用master\_repl\_offset记录当前的最新写操作在repl\_backlog\_buffer中的位置而从库会用slave\_repl\_offset这个值记录当前的复制进度。
此时我们想要找的从库它的slave\_repl\_offset需要最接近master\_repl\_offset。如果在所有从库中有从库的slave\_repl\_offset最接近master\_repl\_offset那么它的得分就最高可以作为新主库。
就像下图所示旧主库的master\_repl\_offset是1000从库1、2和3的slave\_repl\_offset分别是950、990和900那么从库2就应该被选为新主库。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2/df/626yy88853a2d15b5196b922367140df.jpg "基于复制进度的新主库选主原则")
当然如果有两个从库的slave\_repl\_offset值大小是一样的例如从库1和从库2的slave\_repl\_offset值都是990我们就需要给它们进行第三轮打分了。
**第三轮ID号小的从库得分高。**
每个实例都会有一个ID这个ID就类似于这里的从库的编号。目前Redis在选主库时有一个默认的规定**在优先级和复制进度都相同的情况下ID号最小的从库得分最高会被选为新主库**。
到这里,新主库就被选出来了,“选主”这个过程就完成了。
我们再回顾下这个流程。首先哨兵会按照在线状态、网络状态筛选过滤掉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从库然后依次按照优先级、复制进度、ID号大小再对剩余的从库进行打分只要有得分最高的从库出现就把它选为新主库。
##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哨兵机制它是实现Redis不间断服务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主从集群的数据同步是数据可靠的基础保证而在主库发生故障时自动的主从切换是服务不间断的关键支撑。
Redis的哨兵机制自动完成了以下三大功能从而实现了主从库的自动切换可以降低Redis集群的运维开销
* 监控主库运行状态,并判断主库是否客观下线;
* 在主库客观下线后,选取新主库;
* 选出新主库后,通知从库和客户端。
为了降低误判率,在实际应用时,哨兵机制通常采用多实例的方式进行部署,多个哨兵实例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判断主库是否客观下线。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部署三个哨兵,如果有两个哨兵认定主库“主观下线”,就可以开始切换过程。当然,如果你希望进一步提升判断准确率,也可以再适当增加哨兵个数,比如说使用五个哨兵。
但是,使用多个哨兵实例来降低误判率,其实相当于组成了一个哨兵集群,我们会因此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
* 哨兵集群中有实例挂了,怎么办,会影响主库状态判断和选主吗?
* 哨兵集群多数实例达成共识,判断出主库“客观下线”后,由哪个实例来执行主从切换呢?
要搞懂这些问题,就不得不提哨兵集群了,下节课,我们来具体聊聊哨兵集群的机制和问题。
## 每课一问
按照惯例,我给你提个小问题。这节课,我提到,通过哨兵机制,可以实现主从库的自动切换,这是实现服务不间断的关键支撑,同时,我也提到了主从库切换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请你考虑下,在这个切换过程中,客户端能否正常地进行请求操作呢?如果想要应用程序不感知服务的中断,还需要哨兵或需要客户端再做些什么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交流讨论,也欢迎你能帮我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