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622 lines
34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30 | 如何正确保存和传输敏感数据?
你好,我是朱晔。
今天我们从安全角度来聊聊用户名、密码、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应该怎么保存和传输。同时你还可以进一步复习加密算法中的散列、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HTTPS等相关知识。
## 应该怎样保存用户密码?
最敏感的数据恐怕就是用户的密码了。黑客一旦窃取了用户密码,或许就可以登录进用户的账号,消耗其资产、发布不良信息等;更可怕的是,有些用户至始至终都是使用一套密码,密码一旦泄露,就可以被黑客用来登录全网。
为了防止密码泄露,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保存用户密码。你可能会觉得很好笑,不保存用户密码,之后用户登录的时候怎么验证?其实,我指的是**不保存原始密码,这样即使拖库也不会泄露用户密码。**
我经常会听到大家说不要明文保存用户密码应该把密码通过MD5加密后保存。这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首先MD5其实不是真正的加密算法。所谓加密算法是可以使用密钥把明文加密为密文随后还可以使用密钥解密出明文是双向的。
而MD5是散列、哈希算法或者摘要算法。不管多长的数据使用MD5运算后得到的都是固定长度的摘要信息或指纹信息无法再解密为原始数据。所以MD5是单向的。**最重要的是仅仅使用MD5对密码进行摘要并不安全**。
比如使用如下代码在保持用户信息时对密码进行了MD5计算
```
UserData userData = new UserData();
userData.setId(1L);
userData.setName(name);
//密码字段使用MD5哈希后保存
userData.set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password));
return userRepository.save(userData);
```
通过输出可以看到密码是32位的MD5
```
"password": "325a2cc052914ceeb8c19016c091d2ac"
```
到某MD5破解网站上输入这个MD5不到1秒就得到了原始密码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1/de/e1b3638dea64636494c3dcb0bb9b8ade.png)
其实你可以想一下虽然MD5不可解密但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超大的数据库把所有20位以内的数字和字母组合的密码全部计算一遍MD5存进去需要解密的时候搜索一下MD5就可以得到原始值了。这就是字典表。
目前有些MD5解密网站使用的是彩虹表是一种使用时间空间平衡的技术即可以使用更大的空间来降低破解时间也可以使用更长的破解时间来换取更小的空间。
**此外你可能会觉得多次MD5比较安全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如下代码使用两次MD5进行摘要
```
userData.set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DigestUtils.md5Hex( password)));
```
得到下面的MD5
```
"password": "ebbca84993fe002bac3a54e90d677d09"
```
也可以破解出密码并且破解网站还告知我们这是两次MD5算法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e/b1/ce87f65a3289e50d4e29754073b7eab1.png)
所以直接保存MD5后的密码是不安全的。一些同学可能会说还需要加盐。是的但是加盐如果不当还是非常不安全比较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不能在代码中写死盐,且盐需要有一定的长度**,比如这样:
```
userData.set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salt" + password));
```
得到了如下MD5
```
"password": "58b1d63ed8492f609993895d6ba6b93a"
```
对于这样一串MD5虽然破解网站上找不到原始密码但是黑客可以自己注册一个账号使用一个简单的密码比如1
```
"password": "55f312f84e7785aa1efa552acbf251db"
```
然后再去破解网站试一下这个MD5就可以得到原始密码是salt也就知道了盐值是salt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2/ca/321dfe5822da9fe186b17f283bda1fca.png)
其实,知道盐是什么没什么关系,关键的是我们是在代码里写死了盐,并且盐很短、所有用户都是这个盐。这么做有三个问题:
* 因为盐太短、太简单了如果用户原始密码也很简单那么整个拼起来的密码也很短这样一般的MD5破解网站都可以直接解密这个MD5除去盐就知道原始密码了。
* 相同的盐意味着使用相同密码的用户MD5值是一样的知道了一个用户的密码就可能知道了多个。
* 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个盐来构建一张彩虹表,虽然会花不少代价,但是一旦构建完成,所有人的密码都可以被破解。
**所以最好是每一个密码都有独立的盐并且盐要长一点比如超过20位**。
第二,**虽然说每个人的盐最好不同,但我也不建议将一部分用户数据作为盐。**比如,使用用户名作为盐:
```
userData.set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name + password));
```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系统都是按照这个方案来保存密码那么root、admin这样的用户使用再复杂的密码也总有一天会被破解因为黑客们完全可以针对这些常用用户名来做彩虹表。**所以,盐最好是随机的值,并且是全球唯一的,意味着全球不可能有现成的彩虹表给你用。**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全球唯一的、和用户无关的、足够长的随机值作为盐。比如可以使用UUID作为盐把盐一起保存到数据库中
```
userData.setSalt(UUID.randomUUID().toString());
userData.set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userData.getSalt() + password));
```
并且每次用户修改密码的时候都重新计算盐,重新保存新的密码。你可能会问,盐保存在数据库中,那被拖库了不是就可以看到了吗?难道不应该加密保存吗?
在我看来,盐没有必要加密保存。盐的作用是,防止通过彩虹表快速实现密码“解密”,如果用户的盐都是唯一的,那么生成一次彩虹表只可能拿到一个用户的密码,这样黑客的动力会小很多。
**更好的做法是不要使用像MD5这样快速的摘要算法而是使用慢一点的算法**。比如Spring Security已经废弃了MessageDigestPasswordEncoder推荐使用BCryptPasswordEncoder也就是[BCrypt](https://en.wikipedia.org/wiki/Bcrypt)来进行密码哈希。BCrypt是为保存密码设计的算法相比MD5要慢很多。
写段代码来测试一下MD5以及使用不同代价因子的BCrypt看看哈希一次密码的耗时。
```
private static BCryptPasswordEncoder passwordEncoder = new BCryptPasswordEncoder();
@GetMapping("performance")
public void performance() {
StopWatch stopWatch = new StopWatch();
String password = "Abcd1234";
stopWatch.start("MD5");
//MD5
DigestUtils.md5Hex(password);
stopWatch.stop();
stopWatch.start("BCrypt(10)");
//代价因子为10的BCrypt
String hash1 = BCrypt.gensalt(10);
BCrypt.hashpw(password, hash1);
System.out.println(hash1);
stopWatch.stop();
stopWatch.start("BCrypt(12)");
//代价因子为12的BCrypt
String hash2 = BCrypt.gensalt(12);
BCrypt.hashpw(password, hash2);
System.out.println(hash2);
stopWatch.stop();
stopWatch.start("BCrypt(14)");
//代价因子为14的BCrypt
String hash3 = BCrypt.gensalt(14);
BCrypt.hashpw(password, hash3);
System.out.println(hash3);
stopWatch.stop();
log.info("{}", stopWatch.prettyPrint());
}
```
可以看到MD5只需要0.8毫秒而三次BCrypt哈希代价因子分别设置为10、12和14耗时分别是82毫秒、312毫秒和1.2秒: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3/46/13241938861dd3ca9ba984776cc90846.png)
也就是说如果制作8位密码长度的MD5彩虹表需要5个月那么对于BCrypt来说可能就需要几十年大部分黑客应该都没有这个耐心。
我们写一段代码观察下BCryptPasswordEncoder生成的密码哈希的规律
```
@GetMapping("better")
public UserData better(@RequestParam(value = "name", defaultValue = "zhuye") String name, @RequestParam(value = "password", defaultValue = "Abcd1234") String password) {
UserData userData = new UserData();
userData.setId(1L);
userData.setName(name);
//保存哈希后的密码
userData.setPassword(passwordEncoder.encode(password));
userRepository.save(userData);
//判断密码是否匹配
log.info("match ? {}", passwordEncoder.matches(password, userData.getPassword()));
return userData;
}
```
我们可以发现三点规律。
第一我们调用encode、matches方法进行哈希、做密码比对的时候不需要传入盐。**BCrypt把盐作为了算法的一部分强制我们遵循安全保存密码的最佳实践。**
第二,生成的盐和哈希后的密码拼在了一起:`$`是字段分隔符,其中第一个`$`后的2a代表算法版本第二个`$`后的10是代价因子默认是10代表2的10次方次哈希第三个`$`后的22个字符是盐再后面是摘要。所以说我们不需要使用单独的数据库字段来保存盐。
```
"password": "$2a$10$wPWdQwfQO2lMxqSIb6iCROXv7lKnQq5XdMO96iCYCj7boK9pk6QPC"
//格式为:$<ver>$<cost>$<salt><digest>
```
第三代价因子的值越大BCrypt哈希的耗时越久。因此对于代价因子的值更建议的实践是根据用户的忍耐程度和硬件设置一个尽可能大的值。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黑客已经很难通过彩虹表来破解密码了,但是仍然有可能暴力破解密码,也就是对于同一个用户名使用常见的密码逐一尝试登录。因此,除了做好密码哈希保存的工作外,我们还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安全防御机制,在感知到暴力破解危害的时候,开启短信验证、图形验证码、账号暂时锁定等防御机制来抵御暴力破解。
## 应该怎么保存姓名和身份证?
我们把姓名和身份证,叫做二要素。
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很多服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很多网站仅仅依靠二要素来确认你是谁。所以,二要素是比较敏感的数据,如果在数据库中明文保存,那么数据库被攻破后,黑客就可能拿到大量的二要素信息。如果这些二要素被用来申请贷款等,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我们提到的单向散列算法,显然不适合用来加密保存二要素,因为数据无法解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选择真正的加密算法。可供选择的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两类。
对称加密算法,是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双方的通信的话,双方需要先约定一个密钥,加密方才能加密,接收方才能解密。如果密钥在发送的时候被窃取,那么加密就是白忙一场。因此,这种加密方式的特点是,加密速度比较快,但是密钥传输分发有泄露风险。
非对称加密算法,或者叫公钥密码算法。公钥密码是由一对密钥对构成的,使用公钥或者说加密密钥来加密,使用私钥或者说解密密钥来解密,公钥可以任意公开,私钥不能公开。使用非对称加密的话,通信双方可以仅分享公钥用于加密,加密后的数据没有私钥无法解密。因此,这种加密方式的特点是,加密速度比较慢,但是解决了密钥的配送分发安全问题。
但是,对于保存敏感信息的场景来说,加密和解密都是我们的服务端程序,不太需要考虑密钥的分发安全性,也就是说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在这里,我们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数据。
接下来我就重点与你说说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常用的加密算法有DES、3DES和AES。
虽然现在仍有许多老项目使用了DES算法但我不推荐使用。在1999年的DES挑战赛3中DES密码破解耗时不到一天而现在DES密码破解更快使用DES来加密数据非常不安全。因此**在业务代码中要避免使用DES加密**。
而3DES算法是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DES串联调用虽然解决了DES不够安全的问题但是比AES慢也不太推荐。
AES是当前公认的比较安全兼顾性能的对称加密算法。不过严格来说AES并不是实际的算法名称而是算法标准。2000年NIST选拔出Rijndael算法作为AES的标准。
AES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分组加密体制一次只能处理128位的明文然后生成128位的密文。如果要加密很长的明文那么就需要迭代处理而迭代方式就叫做模式。网上很多使用AES来加密的代码使用的是最简单的ECB模式也叫电子密码本模式其基本结构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7/8b/27c2534caeefcac4a5dd1a2814957d8b.png)
可以看到,这种结构有两个风险:明文和密文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明文中有重复的分组,那么密文中可以观察到重复,掌握密文的规律;因为每一个分组是独立加密和解密的 ,如果密文分组的顺序,也可以反过来操纵明文,那么就可以实现不解密密文的情况下,来修改明文。
我们写一段代码来测试下。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ECB模式测试
* 加密一段包含16个字符的字符串得到密文A然后把这段字符串复制一份成为一个32个字符的字符串再进行加密得到密文B。我们验证下密文B是不是重复了一遍的密文A。
* 模拟银行转账的场景,假设整个数据由发送方账号、接收方账号、金额三个字段构成。我们尝试改变密文中数据的顺序来操纵明文。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 = "secretkey1234567"; //密钥
//测试ECB模式
@GetMapping("ecb")
public void ecb() throws Exception {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AES/ECB/NoPadding");
test(cipher, null);
}
//获取加密秘钥帮助方法
private static SecretKeySpec setKey(String secret) {
return new SecretKeySpec(secret.getBytes(), "AES");
}
//测试逻辑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Cipher cipher, AlgorithmParameterSpec parameterSpec) throws Exception {
//初始化Cipher
cipher.init(Cipher.ENCRYPT_MODE, setKey(KEY), parameterSpec);
//加密测试文本
System.out.println("一次:" + Hex.encodeHexString(cipher.doFinal("abcdefghijklmnop".getBytes())));
//加密重复一次的测试文本
System.out.println("两次:" + Hex.encodeHexString(cipher.doFinal("abcdefghijklmnopabcdefghijklmnop".getBytes())));
//下面测试是否可以通过操纵密文来操纵明文
//发送方账号
byte[] sender = "1000000000012345".getBytes();
//接收方账号
byte[] receiver = "1000000000034567".getBytes();
//转账金额
byte[] money = "0000000010000000".getBytes();
//加密发送方账号
System.out.println("发送方账号:" + Hex.encodeHexString(cipher.doFinal(sender)));
//加密接收方账号
System.out.println("接收方账号:" + Hex.encodeHexString(cipher.doFinal(receiver)));
//加密金额
System.out.println("金额:" + Hex.encodeHexString(cipher.doFinal(money)));
//加密完整的转账信息
byte[] result = cipher.doFinal(ByteUtils.concatAll(sender, receiver, money));
System.out.println("完整数据:" + Hex.encodeHexString(result));
//用于操纵密文的临时字节数组
byte[] hack = new byte[result.length];
//把密文前两段交换
System.arraycopy(result, 16, hack, 0, 16);
System.arraycopy(result, 0, hack, 16, 16);
System.arraycopy(result, 32, hack, 32, 16);
cipher.init(Cipher.DECRYPT_MODE, setKey(KEY), parameterSpec);
//尝试解密
System.out.println("原始明文:" + new String(ByteUtils.concatAll(sender, receiver, money)));
System.out.println("操纵密文:" + new String(cipher.doFinal(hack)));
}
```
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d/59/cd506b4cf8a020d4b6077fdfa3b34959.png)
可以看到:
* 两个相同明文分组产生的密文,就是两个相同的密文分组叠在一起。
* 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我们操纵密文实现了对明文数据的修改,对调了发送方账号和接收方账号。
所以说,**ECB模式虽然简单但是不安全不推荐使用**。我们再看一下另一种常用的加密模式CBC模式。
CBC模式在解密或解密之前引入了XOR运算第一个分组使用外部提供的初始化向量IV从第二个分组开始使用前一个分组的数据这样即使明文是一样的加密后的密文也是不同的并且分组的顺序不能任意调换。这就解决了ECB模式的缺陷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9/e8/7955a199e2400adc7ac7577b3712bae8.png)
我们把之前的代码修改为CBC模式再次进行测试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initVector = "abcdefghijklmnop"; //初始化向量
@GetMapping("cbc")
public void cbc() throws Exception {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AES/CBC/NoPadding");
IvParameterSpec iv = new IvParameterSpec(initVector.getBytes("UTF-8"));
test(cipher, iv);
}
```
可以看到,相同的明文字符串复制一遍得到的密文并不是重复两个密文分组,并且调换密文分组的顺序无法操纵明文: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b/08/8b79074d6533a84c32e48eab3daef808.png)
其实除了ECB模式和CBC模式外AES算法还有CFB、OFB、CTR模式你可以参考[这里](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ock_cipher_mode_of_operation)了解它们的区别。《实用密码学》一书比较推荐的是CBC和CTR模式。还需要注意的是ECB和CBC模式还需要设置合适的填充模式才能处理超过一个分组的数据。
对于敏感数据保存除了选择AES+合适模式进行加密外,我还推荐以下几个实践:
* 不要在代码中写死一个固定的密钥和初始化向量,最好和之前提到的盐一样,是唯一、独立并且每次都变化的。
* 推荐使用独立的加密服务来管控密钥、做加密操作,千万不要把密钥和密文存在一个数据库,加密服务需要设置非常高的管控标准。
* 数据库中不能保存明文的敏感信息,但可以保存脱敏的信息。普通查询的时候,直接查脱敏信息即可。
接下来,我们按照这个策略完成相关代码实现。
第一步对于用户姓名和身份证我们分别保存三个信息脱敏后的明文、密文和加密ID。加密服务加密后返回密文和加密ID随后使用加密ID来请求加密服务进行解密
```
@Data
@Entity
public class UserData {
@Id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idcard;//脱敏的身份证
private Long idcardCipherId;//身份证加密ID
private String idcardCipherText;//身份证密文
private String name;//脱敏的姓名
private Long nameCipherId;//姓名加密ID
private String nameCipherText;//姓名密文
}
```
第二步加密服务数据表保存加密ID、初始化向量和密钥。加密服务表中没有密文实现了密文和密钥分离保存
```
@Data
@Entity
public class CipherData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AUTO)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iv;//初始化向量
private String secureKey;//密钥
}
```
第三步加密服务使用GCM模式 Galois/Counter Mode的AES-256对称加密算法也就是AES-256-GCM。
这是一种[AEAD](https://tools.ietf.org/html/rfc5116)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with Associated Data认证加密算法除了能实现普通加密算法提供的保密性之外还能实现可认证性和密文完整性是目前最推荐的AES模式。
使用类似GCM的AEAD算法进行加解密除了需要提供初始化向量和密钥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个AAD附加认证数据additional authenticated data用于验证未包含在明文中的附加信息解密时不使用加密时的AAD将解密失败。其实GCM模式的内部使用的就是CTR模式只不过还使用了GMAC签名算法对密文进行签名实现完整性校验。
接下来我们实现基于AES-256-GCM的加密服务包含下面的主要逻辑
* 加密时允许外部传入一个AAD用于认证加密服务每次都会使用新生成的随机值作为密钥和初始化向量。
* 在加密后加密服务密钥和初始化向量保存到数据库中返回加密ID作为本次加密的标识。
* 应用解密时需要提供加密ID、密文和加密时的AAD来解密。加密服务使用加密ID从数据库查询出密钥和初始化向量。
这段逻辑的实现代码比较长,我加了详细注释方便你仔细阅读:
```
@Service
public class CipherService {
//密钥长度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ES_KEY_SIZE = 256;
//初始化向量长度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GCM_IV_LENGTH = 12;
//GCM身份认证Tag长度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GCM_TAG_LENGTH = 16;
@Autowired
private CipherRepository cipherRepository;
//内部加密方法
public static byte[] doEncrypt(byte[] plaintext, SecretKey key, byte[] iv, byte[] aad) throws Exception {
//加密算法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AES/GCM/NoPadding");
//Key规范
SecretKeySpec keySpec = new SecretKeySpec(key.getEncoded(), "AES");
//GCM参数规范
GCMParameterSpec gcmParameterSpec = new GCMParameterSpec(GCM_TAG_LENGTH * 8, iv);
//加密模式
cipher.init(Cipher.ENCRYPT_MODE, keySpec, gcmParameterSpec);
//设置aad
if (aad != null)
cipher.updateAAD(aad);
//加密
byte[] cipherText = cipher.doFinal(plaintext);
return cipherText;
}
//内部解密方法
public static String doDecrypt(byte[] cipherText, SecretKey key, byte[] iv, byte[] aad) throws Exception {
//加密算法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AES/GCM/NoPadding");
//Key规范
SecretKeySpec keySpec = new SecretKeySpec(key.getEncoded(), "AES");
//GCM参数规范
GCMParameterSpec gcmParameterSpec = new GCMParameterSpec(GCM_TAG_LENGTH * 8, iv);
//解密模式
cipher.init(Cipher.DECRYPT_MODE, keySpec, gcmParameterSpec);
//设置aad
if (aad != null)
cipher.updateAAD(aad);
//解密
byte[] decryptedText = cipher.doFinal(cipherText);
return new String(decryptedText);
}
//加密入口
public CipherResult encrypt(String data, String aad) throws Exception {
//加密结果
CipherResult encryptResult = new CipherResult();
//密钥生成器
KeyGenerator keyGenerator = KeyGenerator.getInstance("AES");
//生成密钥
keyGenerator.init(AES_KEY_SIZE);
SecretKey key = keyGenerator.generateKey();
//IV数据
byte[] iv = new byte[GCM_IV_LENGTH];
//随机生成IV
SecureRandom random = new SecureRandom();
random.nextBytes(iv);
//处理aad
byte[] aaddata = null;
if (!StringUtils.isEmpty(aad))
aaddata = aad.getBytes();
//获得密文
encryptResult.setCipherText(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doEncrypt(data.getBytes(), key, iv, aaddata)));
//加密上下文数据
CipherData cipherData = new CipherData();
//保存IV
cipherData.setIv(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iv));
//保存密钥
cipherData.setSecureKey(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key.getEncoded()));
cipherRepository.save(cipherData);
//返回本地加密ID
encryptResult.setId(cipherData.getId());
return encryptResult;
}
//解密入口
public String decrypt(long cipherId, String cipherText, String aad) throws Exception {
//使用加密ID找到加密上下文数据
CipherData cipherData = cipherRepository.findById(cipherId).orElseThrow(() ->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vlaid cipherId"));
//加载密钥
byte[] decodedKey = Base64.getDecoder().decode(cipherData.getSecureKey());
//初始化密钥
SecretKey originalKey = new SecretKeySpec(decodedKey, 0, decodedKey.length, "AES");
//加载IV
byte[] decodedIv = Base64.getDecoder().decode(cipherData.getIv());
//处理aad
byte[] aaddata = null;
if (!StringUtils.isEmpty(aad))
aaddata = aad.getBytes();
//解密
return doDecrypt(Base64.getDecoder().decode(cipherText.getBytes()), originalKey, decodedIv, aaddata);
}
}
```
第四步,分别实现加密和解密接口用于测试。
我们可以让用户选择如果需要保护二要素的话就自己输入一个查询密码作为AAD。系统需要读取用户敏感信息的时候还需要用户提供这个密码否则无法解密。这样一来即使黑客拿到了用户数据库的密文、加密服务的密钥和IV也会因为缺少AAD无法解密
```
@Autowired
private CipherService cipherService;
//加密
@GetMapping("right")
public UserData right(@RequestParam(value = "name", defaultValue = "朱晔") String name,
@RequestParam(value = "idcard", defaultValue = "300000000000001234") String idCard,
@RequestParam(value = "aad", required = false)String aad) throws Exception {
UserData userData = new UserData();
userData.setId(1L);
//脱敏姓名
userData.setName(chineseName(name));
//脱敏身份证
userData.setIdcard(idCard(idCard));
//加密姓名
CipherResult cipherResultName = cipherService.encrypt(name,aad);
userData.setNameCipherId(cipherResultName.getId());
userData.setNameCipherText(cipherResultName.getCipherText());
//加密身份证
CipherResult cipherResultIdCard = cipherService.encrypt(idCard,aad);
userData.setIdcardCipherId(cipherResultIdCard.getId());
userData.setIdcardCipherText(cipherResultIdCard.getCipherText());
return userRepository.save(userData);
}
//解密
@GetMapping("read")
public void read(@RequestParam(value = "aad", required = false)String aad) throws Exception {
//查询用户信息
UserData userData = userRepository.findById(1L).get();
//使用AAD来解密姓名和身份证
log.info("name : {} idcard : {}",
cipherService.decrypt(userData.getNameCipherId(), userData.getNameCipherText(),aad),
cipherService.decrypt(userData.getIdcardCipherId(), userData.getIdcardCipherText(),aad));
}
//脱敏身份证
private static String idCard(String idCard) {
String num = StringUtils.right(idCard, 4);
return StringUtils.leftPad(num, StringUtils.length(idCard), "*");
}
//脱敏姓名
public static String chineseName(String chineseName) {
String name = StringUtils.left(chineseName, 1);
return StringUtils.rightPad(name, StringUtils.length(chineseName), "*");
```
访问加密接口获得如下结果,可以看到数据库表中只有脱敏数据和密文:
```
{"id":1,"name":"朱*","idcard":"**************1234","idcardCipherId":26346,"idcardCipherText":"t/wIh1XTj00wJP1Lt3aGzSvn9GcqQWEwthN58KKU4KZ4Tw==","nameCipherId":26347,"nameCipherText":"+gHrk1mWmveBMVUo+CYon8Zjj9QAtw=="}
```
访问解密接口,可以看到解密成功了:
```
[21:46:00.079] [http-nio-45678-exec-6] [INFO ] [o.g.t.c.s.s.StoreIdCardController:102 ] - name : 朱晔 idcard : 300000000000001234
```
如果AAD输入不对会得到如下异常
```
javax.crypto.AEADBadTagException: Tag mismatch!
at com.sun.crypto.provider.GaloisCounterMode.decryptFinal(GaloisCounterMode.java:578)
at com.sun.crypto.provider.CipherCore.finalNoPadding(CipherCore.java:1116)
at com.sun.crypto.provider.CipherCore.fillOutputBuffer(CipherCore.java:1053)
at com.sun.crypto.provider.CipherCore.doFinal(CipherCore.java:853)
at com.sun.crypto.provider.AESCipher.engineDoFinal(AESCipher.java:446)
at javax.crypto.Cipher.doFinal(Cipher.java:2164)
```
经过这样的设计二要素就比较安全了。黑客要查询用户二要素的话需要同时拿到密文、IV+密钥、AAD。而这三者可能由三方掌管要全部拿到比较困难。
## 用一张图说清楚HTTPS
我们知道HTTP协议传输数据使用的是明文。那在传输敏感信息的场景下如果客户端和服务端中间有一个黑客作为中间人拦截请求就可以窃听到这些数据还可以修改客户端传过来的数据。这就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个安全隐患有了HTTPS协议。HTTPS=SSL/TLS+HTTP通过使用一系列加密算法来确保信息安全传输以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 机密性:使用非对称加密来加密密钥,然后使用密钥来加密数据,既安全又解决了非对称加密大量数据慢的问题。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来测试两者的差距。
* 完整性:使用散列算法对信息进行摘要,确保信息完整无法被中间人篡改。
* 权威性:使用数字证书,来确保我们是在和合法的服务端通信。
可以看出理解HTTPS的流程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加密算法的区别以及证书的意义。此外SSL/TLS还是混合加密系统的一个典范如果你需要自己开发应用层数据加密系统也可以参考它的流程。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HTTPS TLS 1.2连接RSA握手的整个过程吧。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8/7c/982510795a50e4b18808eed81dac647c.png)
作为准备工作网站管理员需要申请并安装CA证书到服务端。CA证书中包含非对称加密的公钥、网站域名等信息密钥是服务端自己保存的不会在任何地方公开。
建立HTTPS连接的过程首先是TCP握手然后是TLS握手的一系列工作包括
1. 客户端告知服务端自己支持的密码套件比如TLS\_RSA\_WITH\_AES\_256\_GCM\_SHA384其中RSA是密钥交换的方式AES\_256\_GCM是加密算法SHA384是消息验证摘要算法提供客户端随机数。
2. 服务端应答选择的密码套件,提供服务端随机数。
3. 服务端发送CA证书给客户端客户端验证CA证书后面详细说明
4. 客户端生成PreMasterKey并使用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PreMasterKey。
5. 客户端把加密后的PreMasterKey传给服务端。
6. 服务端使用非对称加密+私钥解密得到PreMasterKey并使用PreMasterKey+两个随机数生成MasterKey。
7. 客户端也使用PreMasterKey+两个随机数生成MasterKey。
8. 客户端告知服务端之后将进行加密传输。
9. 客户端使用MasterKey配合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对称加密测试。
10. 服务端也使用MasterKey配合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对称加密测试。
接下来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所有通信都是加密通信并且数据通过签名确保无法篡改。你可能会问客户端怎么验证CA证书呢
其实CA证书是一个证书链你可以看一下上图的左边部分
* 从服务端拿到的CA证书是用户证书我们需要通过证书中的签发人信息找到上级中间证书再网上找到根证书。
* 根证书只有为数不多的权威机构才能生成一般预置在OS中根本无法伪造。
* 找到根证书后,提取其公钥来验证中间证书的签名,判断其权威性。
* 最后再拿到中间证书的公钥,验证用户证书的签名。
这,就验证了用户证书的合法性,然后再校验其有效期、域名等信息进一步验证有效性。
总结一下TLS通过巧妙的流程和算法搭配解决了传输安全问题使用对称加密加密数据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确保密钥无法被中间人解密使用CA证书链认证确保中间人无法伪造自己的证书和公钥。
如果网站涉及敏感数据的传输必须使用HTTPS协议。作为用户如果你看到网站不是HTTPS的或者看到无效证书警告也不应该继续使用这个网站以免敏感信息被泄露。
## 重点回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保存和传输敏感数据。我来带你回顾一下重点内容。
对于数据保存,你需要记住两点:
* 用户密码不能加密保存更不能明文保存需要使用全球唯一的、具有一定长度的、随机的盐配合单向散列算法保存。使用BCrypt算法是一个比较好的实践。
* 诸如姓名和身份证这种需要可逆解密查询的敏感信息,需要使用对称加密算法保存。我的建议是,把脱敏数据和密文保存在业务数据库,独立使用加密服务来做数据加解密;对称加密需要用到的密钥和初始化向量,可以和业务数据库分开保存。
对于数据传输则务必通过SSL/TLS进行传输。对于用于客户端到服务端传输数据的HTTP我们需要使用基于SSL/TLS的HTTPS。对于一些走TCP的RPC服务同样可以使用SSL/TLS来确保传输安全。
最后,我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不确定应该如何实现加解密方案或流程,可以咨询公司内部的安全专家,或是参考业界各大云厂商的方案,切勿自己想当然地去设计流程,甚至创造加密算法。
今天用到的代码我都放在了GitHub上你可以点击[这个链接](https://github.com/JosephZhu1983/java-common-mistakes)查看。
## 思考与讨论
1. 虽然我们把用户名和密码脱敏加密保存在数据库中,但日志中可能还存在明文的敏感数据。你有什么思路在框架或中间件层面,对日志进行脱敏吗?
2. 你知道HTTPS双向认证的目的是什么吗流程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各种加密算法,你还遇到过什么坑吗?你又是如何保存敏感数据的呢?我是朱晔,欢迎在评论区与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