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373 lines
24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06 | 聚类分析如何用RFM给电商用户做价值分组画像
你好,我是黄佳。欢迎来到零基础实战机器学习。
在上一讲中我们从一份互联网电商“易速鲜花”的历史订单数据集中求出了每一个用户的R、F、M值。你可能会问从这些值中我们又能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
别着急,在这一讲中,我们继续往前走,看看如何从这些枯燥且不容易观察的数据中,得到更为清晰的用户分组画像。通过这节课,我希望你能理解聚类算法的原理和最优化过程,这可以帮你建立起针对问题选择算法的直觉。
# 怎么给用户分组比较合适?
这是我们在上节课中得出的用户层级表表中有每位用户的R、F、M值。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3/c2/13bc1375b789e5173ce3016b84a01dc2.png?wh=260x208)
这里我们希望看看R值、F值和M值的分布情况以便为用户分组作出指导。代码是接着上一讲的基础上继续构建我就不全部贴上来了完整的代码和数据集请你从[这里](https://github.com/huangjia2019/geektime/tree/main/%E8%8E%B7%E5%AE%A2%E5%85%B306)下载。
```typescript
df_user['R值'].plot(kind='hist', bins=20, title = '新进度分布直方图') #R值直方图
```
```typescript
df_user.query('F值 < 800')['F值'].plot(kind='hist', bins=50, title = '消费频率分布直方图') #F值直方图
```
```typescript
df_user.query('M值 < 20000')['M值'].plot(kind='hist', bins=50, title = '消费金额分布直方图') #M值直方图
```
分别输出如下结果: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e/0d/ced0dbdyy646yy9ac0963a325ab7ba0d.png?wh=383x262)![](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4/19/14100de8f515c80181bb703cb9663a19.png?wh=383x262)![](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b/d5/0bf0ddf6fb046dd5fd7867f3ee4b99d5.png?wh=383x262)
可以看到我们求出的R值、F值和M值的覆盖区间都很大。就拿R值来说有的用户7天前购物R值为7有的用户70天前购物R值为70还有的用户187天前购物R值为187。
那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根据R值把用户分为几个不同的价值组那么怎么分组比较合适呢
其实,这个问题又可以拆分为两个子问题:
1. 分成多少个组比较好?
2. 从哪个值到哪个值归为第一组比如0-30天是一组从哪个值到哪个值归为第二组比如30天-70天是一组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人肯定会说可以凭借经验来人为确定。比如说把用户分为高、中、低三个组比如R值为0到50的分为一个组50到150的分为一组150天以上的归为一组。
这样的人为分组似乎也可以,但它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分组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人的经验,如果分得不准,效果就不好。其次,人为分组是静态的,如果用户情况变化了,我们还是用同样的区间来分组,就不是很合适。
那怎么办呢?我想你已经猜到了,其实该怎么分组,我们说了不算,要数据说了算。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动态地确定分组。因为只有这样的模型才是动态的,才能长期投入使用。
坚定了这一点后,我们考虑一下选什么算法来建立模型。
# 聚类算法中的K-Means算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给用户做分组画像属于监督学习问题,还是无监督学习问题?我们要通过历史订单数据来给用户分组,这是没有任何已知标签可以做参照的,数据集中并没有一个字段指明用户的价值是“高”还是“低”,所以这显然是一个无监督学习问题。
在无监督学习中,聚类和降维是两种最常见的算法,不过它们应用场景很不一样。聚类我们说过了,主要可以用来做分组;而降维,则是通过数学变换,将原始高维属性空间转变为一个低维“子空间”,它本质上是通过最主要的几个特征维度实现对数据的描述。很显然,我们的问题适合用聚类算法来解决。
聚类算法可以让机器把数据集中的样本按照特征的性质分组,不过它只是帮我们把数据特征彼此邻近的用户聚成一组(这里的组称为聚类的簇)。而这里说的“特征彼此邻近”,指的这些用户的数据特征在坐标系中有更短的向量空间距离。也就是说,**聚类算法是把空间位置相近的特征数据归为同一组。**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4/89/04df8ab44fd06507930b312bf3647889.png?wh=287x295 "聚类算法把空间位置相近的数据归为同一组")
不过,请你注意,聚类算法本身并不知道哪一组用户是高价值,哪一组用户是低价值。分完组之后,我们还要根据机器聚类的结果,人为地给这些用户组贴标签,看看哪一组价值高,哪一组价值低。我这里把这种人为贴标签的过程称为“**聚类后概念化**”。等你学完这节课,就能更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聚类后概念化”了。
搞清楚问题适合用聚类算法解决还不够因为聚类的算法可不止一种我们还要进一步确定采用哪一个算法。这里我直接选用K-MeansK-均值)算法了,因为这个算法不仅简洁,而且效率也高,是我们最常用的聚类算法。像文档归类、欺诈行为检测、用户分组等等这些场景,我们往往都能用到。
说到这里,你也许很疑惑:在监督学习中,模型都是要依赖于标签才能创建出来,这无监督学习怎么就这么聪明,能在没有标签的情况下自动给数据点分组?下面我就带你探寻其中的奥秘。
在K-Means算法中“K”是一个关键。K代表聚类的簇也就是组的个数。比如说我们想把M值作为特征将用户分成3个簇即高、中、低三个用户组那这里的K值就是3并且需要我们人工指定。
指定K的数值后K-Means算法会在数据中随机挑选出K个数据点作为簇的质心centroid这些质心就是未来每一个簇的中心点算法会根据其它数据点和它的距离来进行聚类。
挑选出质心后K-Means算法会遍历每一个数据点计算它们与每一个质心的距离比如欧式距离。数据点离哪个质心近就跟哪个质心属于一类。
遍历结束后,每一个质心周围就都聚集了很多数据点,这时候啊,算法会在数据簇中选择更靠近中心的质心,如果原来随机选择的质心不合适,就会让它下岗。
在整个聚类过程中为了选择出更好的质心“挑选质心”和“遍历数据点与质心的距离”会不断重复直到质心的移动变化很小了或者说固定不变了那K-Means算法就可以停止了。
我用下面的图来帮助你理解质心在聚类过程中逐渐移动到最佳位置,以及簇的形成过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9/0b/e9042e10d793c15de377e6d904f7280b.jpg?wh=2284x1165 "聚类中心(质心)的移动和簇形成的过程")
理解了聚类算法的原理我们继续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前面说K值需要人工指定那怎么在算法的辅助下确定K值呢
# 手肘法选取K值
其实在事先并不是很确定分成多少组比较合适的情况下“手肘法”elbow method可以帮我们决定在某一批数据点中数据分为多少组比较合适。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尽管我们前面说要把用户分为高、中、低三个价值组但是R、F、M的值却可以分成很多组并不一定都是3组。
手肘法是通过聚类算法的损失值曲线来直观确定簇的数量。损失值曲线就是以图像的方法绘出取每一个K值时各个数据点距离质心的平均距离。如下图所示当K取值很小的时候整体损失很大也就是说各个数据点距离质心的距离特别大。而随着K的增大损失函数的值会在逐渐收敛之前出现一个拐点。此时的K值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值。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b/66/9ba43dc8c0dc4060eb281e7dbf253d66.jpg?wh=2284x783 "手肘法——确定最佳K值
")
你看图中损失随着簇的个数而收敛的曲线大概像个手臂最佳K值的点像是一个手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叫它“手肘法”的原因。
下面我们就用代码找出R值的手肘点。请你注意这里我会先定义一个找手肘点的函数因为后面在对R值、F值和M值聚类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用到这个函数。
```plai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导入KMeans模块
def show_elbow(df): #定义手肘函数
    distance_list = [] #聚质心的距离(损失)
    K = range(1,9) #K值范围
    for k in K: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k, max_iter=100) #创建KMeans模型
        kmeans = kmeans.fit(df) #拟合模型
        distance_list.append(kmeans.inertia_) #创建每个K值的损失
    plt.plot(K, distance_list, 'bx-') #绘图
    plt.xlabel('k') #X
    plt.ylabel('距离均方误差') #Y
    plt.title('k值手肘图') #标题
```
在这段代码中核心部分是拟合kmeans模型之后通过 kmeans.inertia\_计算损失值。损失会随着K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那个拐点就是手肘。
然后我们调用下面这个函数显示R值、F值和M值聚类的K值手肘图
```typescript
show_elbow(df_user[['R值']]) #显示R值聚类K值手肘图
```
```typescript
show_elbow(df_user[['F值']]) #显示F值聚类K值手肘图
```
```typescript
show_elbow(df_user[['M值']]) #显示M值聚类K值手肘图
```
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1/c8/01ae89f69241886271d539632b95d9c8.jpg?wh=2284x592 "R、F和M值的K值手肘图")
可以看到R、F、M值的拐点大概都在2到4之间附近这就意味着我们把用户分成2、3、4个组都行。这里我选择3作为R值的簇的个数选择4作为F值的簇的个数选择3作为M值的簇的个数。
那到这里为止呢我们已经选定好了算法并确定了R、F、M每个特征下簇的个数也就是K值。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创建聚类模型了。
# 创建和训练模型
前面说了我们在手肘附近选择3作为R的K值所以我们创建模型是把n\_clusters参数也就是簇的个数指定为3。这样聚类算法会把用户的R值分为三个层次。对于F、M我们也根据对应的K值做类似的操作
```plai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导入KMeans模块
kmeans_R = KMeans(n_clusters=3) #设定K=3
kmeans_F = KMeans(n_clusters=4) #设定K=4
kmeans_M = KMeans(n_clusters=4) #设定K=4
```
这样我们就在程序中创建了一个K-Means聚类模型。
创建好模型后我们借助fit方法用R值的数据训练模型。
```plain
kmeans_R.fit(df_user[['R值']]) #拟合模型
kmeans_F.fit(df_user[['F值']]) #拟合模型
kmeans_M.fit(df_user[['M值']]) #拟合模型
```
我们不是第一次见到fit这个方法了fit翻译成中文就叫做拟合模型。基本上所有的机器学习模型都是用fit语句来进行模型训练的。
# 使用模型进行聚类,并给用户分组
模型训练好了现在我们就用它给R、F、M值聚类。
1. **给R、F、M值聚类**
我们先用kmeans模型中的predict方法给R值聚类。“predict”翻译成中文是“预测”不过作为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其实就是使用模型进行聚类而且也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过程。这也是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不一样的地方。
```plain
df_user['R值层级'] = kmeans_R.predict(df_user[['R值']]) #通过聚类模型求出R值的层级
df_user.head() #显示头几行数据
```
这段代码的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1/54/11162b81068b36511b6120e7dfbbff54.png?wh=167x163)
输出显示这个聚类结果被附加到了用户层级表中也就是说在用户层级表中的“用户码”、“R值”字段后面出现了“R值层级”这个字段也就是将R值聚类后各个簇的号码。
下面我们用groupby语句来看看0、1、2这几个簇的用户基本统计数据
```plain
df_user.groupby('R值层级')['R值'].describe() #R值层级分组统计信息
```
这段代码的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a/39/6a4375097ce237d709c9d1882697b039.png?wh=523x147)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到?
如果你注意看0、1和2这三个簇也就是三个组就会发现形成的簇没有顺序。你看0群的用户最多670个人均值显示他们平均购物间隔是31天上次购物距今是0天到94天这是相对频繁的购物用户群。
1群的用户平均购物间隔为295天上次购物距现在是231天到372天这是在休眠中的用户而2群的用户平均购货间隔则变成了157天介于两者之间他们上次购物距今是从95天到225天。你会发现这个从的顺序既不是升序也不是降序。
这其实是聚类这种算法本身的问题。聚类,作为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是不知道顺序的重要性的,它只是盲目地把用户分群(按照其空间距离的临近性),而不管每个群的具体意义,因此也就没有排序的功能。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聚类后概念化”的具体意思。聚类并不知道那组人的价值高低,所以也就无法确定顺序,需要我们人为来排序。
2. **为聚类的层级做排序**
那么下面我们就用一段代码把聚类的结果做一个排序让0、1、2这三个组体现出价值的高低。这段代码稍微有点长不过我给出了详细的注释你可以看一下
```typescript
#定义一个order_cluster函数为聚类排序
def order_cluster(cluster_name, target_name,df,ascending=False):
    new_cluster_name = 'new_' + cluster_name #新的聚类名称
    df_new = df.groupby(cluster_name)[target_name].mean().reset_index() #按聚类结果分组创建df_new对象
    df_new = df_new.sort_values(by=target_name,ascending=ascending).reset_index(drop=True) #排序
    df_new['index'] = df_new.index #创建索引字段
    df_new = pd.merge(df,df_new[[cluster_name,'index']], on=cluster_name) #基于聚类名称把df_new还原为df对象并添加索引字段
    df_new = df_new.drop([cluster_name],axis=1) #删除聚类名称
    df_new = df_new.rename(columns={"index":cluster_name}) #将索引字段重命名为聚类名称字段
    return df_new #返回排序后的df_new对象
```
在上述代码中为聚类做排序的是order\_cluster函数。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调用这个order\_cluster函数把用户表重新排序。我们知道消费天数间隔的均值越小用户的价值就越高所以我们在这里采用降序也就是把ascending参数设为False
```typescript
df_user = order_cluster('R值层级', 'R值', df_user, False) #调用簇排序函数
df_user = df_user.sort_values(by='用户码',ascending=True).reset_index(drop=True) #根据用户码排序
df_user.head() #显示头几行数据
```
此时各用户的层级值就发生了变化比如用户14688的簇编号从1变成了2因为这个用户7天前曾经购物其R值相对偏低放在高分的2层级是合适的。其实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并没有改变用户的分组而只是改变了每一个簇的编号这样层级关系就能体现出来了。
下面我们重新显示各个层级的信息:
```typescript
df_user.groupby('R值层级')['R值'].describe() #R值层级分组统计信息
```
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3/7c/93b9d8c72da873dc6fae6643f5d6787c.png?wh=477x136)
你会看到此时各个簇已经形成了次序。0层级的用户平均新近度是298天1层级的用户平均新近度是157天而R值最高的用户组2层级平均新近度仅有32天。这说明用户上一次消费距今的天数越少其R值的价值越高。
R值聚类做好后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购买频率给F值做聚类并用刚才定义的order\_cluster函数为聚类之后的簇进行排序确定层级。因为消费次数越多价值越高所以我们把order\_cluster 函数的ascending参数设定为True也就是升序
```typescript
df_user['F值层级'] = kmeans_F.predict(df_user[['F值']]) #通过聚类模型求出F值的层级
df_user = order_cluster('F值层级', 'F值',df_user,True) #调用簇排序函数
df_user.groupby('F值层级')['F值'].describe() #F值层级分组统计信息
```
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1/a9/b17366087ca2f0f32eba40cd5d78c9a9.png?wh=534x165)
上图显示经过了排序的层级中0级用户的购买频率均值为32次1级的用户消费频率均值为153次2级用户消费频率均值达到416次而2级用户的消费频率均值高达1295次不过这个簇中只有7个用户。
还是一样我们重新为用户层级表排序并显示df\_user对象也就是用户层级表的当前状态。
```typescript
df_user = df_user.sort_values(by='用户码',ascending=True).reset_index(drop=True) #根据用户码排序
df_user.head()
```
输出如下: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8/73/98c934ee43fe2a944153152dc9a85c73.png?wh=250x161)
最后我们依葫芦画瓢给M值做聚类并且对聚类的结果做排序分出层级。因为代码和R值、F值聚类十分相似我就直接给出所有代码不再说明了。
```typescript
df_user['M值层级'] = kmeans_M.predict(df_user[['M值']]) #通过聚类模型求出M值的层级
df_user = order_cluster('M值层级', 'M值',df_user,True) #调用簇排序函数
df_user.groupby('M值层级')['M值'].describe() #M值层级分组统计信息
df_user = df_user.sort_values(by='用户码',ascending=True).reset_index(drop=True) #根据用户码排序
df_user.head() #显示头几行数据
```
最终结果: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3/12/5361ee46fcfyya3dbd39e54281e33c12.png?wh=383x159)
那到这里为止R、F、M的聚类工作就全部完成了并且我们还划分了层级在当前的用户层级表中已经包含了这三个维度的层级最终的用户分层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了。
# 为用户整体分组画像
我们这里采用简单叠加的方法把R、F、M三个层级的值相加用相加后得到的值作为总体价值来给用户进行最终的分层。当然了如果你对其中某一个指标看得比较重也可以加权之后再相加。
具体来讲,我们用下面的代码来创建相加之后的层级,即总分字段。
```typescript
df_user['总分'] = df_user['R值层级'] + df_user['F值层级'] + df_user['M值层级'] #求出每个用户RFM总分
```
因为R值有3个层级012F值有4个层级0123M值有4个层级0123我们把三个维度的值相加那每一个用户的得分有可能是0到8当中的某一个值也就是说出现了9个层次。
我这里就按照下面的规则,来确定用户最终的价值分层。当然了,你也可以尝试用其它的阈值来确定你的价值分层。
* 0-2分低价值用户
* 3-4分中价值用户
* 5-8分高价值用户
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就是如果一个用户在R值拿到了2分在新近度这个维度为高价值用户但是在消费频率和消费金额这两个维度都只拿到0分那么最后得分就为2总体只能评为低价值用户。
下面这段代码便是根据总分,来确定出每一个用户的总体价值的。
```typescript
#在df_user对象中添加总体价值这个字段
df_user.loc[(df_user['总分']<=2) & (df_user['总分']>=0), '总体价值'] = '低价值' 
df_user.loc[(df_user['总分']<=4) & (df_user['总分']>=3), '总体价值'] = '中价值' 
df_user.loc[(df_user['总分']<=8) & (df_user['总分']>=5), '总体价值'] = '高价值'
df_user #显示df_user
```
我们再次输出df\_user对象看一看最终的用户层级表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b/aa/8b98da066d42e514b4d54f4c4ec62daa.png?wh=484x348)
此时980个用户的R、F、M层级还有总体价值的层级都非常清楚了。对于每一个用户我们都可以迅速定位到他的价值。那到这里我们就成功地完成了为“易速鲜花”公司做用户价值分组的工作。
现在有了用户的价值分组标签我们就可以做很多进一步的分析比如说选取R、F、M中任意两个维度并把高、中、低价值用户的散点图进行呈现
```typescript
#显示高、中、低价值组分布散点图F值与M值
plt.scatter(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高价值'")['F值'],
                   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高价值'")['M值'],c='g',marker='*')
plt.scatter(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中价值'")['F值'],
                   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中价值'")['M值'],marker=8)
plt.scatter(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低价值'")['F值'],
                   df_user.query("总体价值 == '低价值'")['M值'],c='r')
各价值组的用户分布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8/d5/286a4d8050b94f746ac61533372d11d5.png?wh=555x345)
借此我们可以发现高价值用户绿色五星覆盖在消费频率较高的区域和F值相关度高。而在总消费金额大于5000元的用户中中高价值的用户绿色五星和红色圆点都有。
当然,作为运营部门的一员,你还可以通过对新老用户的价值分组,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获客、营销、推广等运营方案。
# 总结一下
好啦,到这里,我们就成功闯过了“获客”这个关卡。现在来回顾一下这一讲中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讲中, 我们理解了聚类算法的原理学会了如何用手肘法选择K值以及如何用K-均值算法来给R值、F值和M值做聚类。
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聚类只是负责把空间距离相近的数据点分成不同的簇它并不知道每一个簇代表的具体含义。比如说我们用K-Means算法给R值分成三个簇这并不表示0比1价值低1比2价值低。此时的0、1、2都是聚类随机分配的编号具体分组排序的工作我们还要单独去完成。
在K值的选择方面呢手肘法可以帮我们直观地显示出聚类过程中整体损失的“拐点”我们可以在拐点或者拐点附近选择K值确定把数据分成多少个“簇”也就是多少个组
最后我们还讲到用K-均值算法来给R值做聚类这也非常简单就是创建模型、拟合模型、用模型进行聚类这些过程加一块也就是几行代码的事儿你不用有负担。
掌握了上述这些内容你就可以用K-Means算法这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给任何数据集做聚类来解决其它类似的问题了比如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学生分组聚类等等。
# 思考题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我给你留两个思考题:
1. 对于K-Means算法X特征数据集的输入可以不止一个维度。为了给R、F、M分别分层在这节课中我给这三者单独做了聚类。你能不能试着把R、F、M三个特征同时输入K-Means算法为用户整体做聚类呢此外你还能不能想到些其它的为用户分组画像的方法呢
2. 聚类算法的应用场景其实很广,包括给图像的颜色簇量化分组、给文本分组等等,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你还能够想到,或者曾用过哪些可以通过聚类解决的问题?请你分享一下。
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认为这节课的内容有收获,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讲再见!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1/c1/814f8483b103c69295e54c9d87c7d6c1.jpg?wh=2284x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