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60 lines
5.1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尾声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好我是winter。
感觉特别长的几个月,忽然间就结束了。对我而言,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对你来说,我希望也是。
去年9月我离开原来的公司打定主意要做一些程序员教育的事情10月份在QCon我遇到了“极客时间”的编辑收到邀请来做一个专栏于是就有了“重学前端”。
最初我答应“极客时间”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反正我要做程序员教育,做一个专栏就当整理自己的知识也好。
但是从一开始的磨合和存稿阶段,我就发现这个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与以前零散地写博客相比,按时按体系去产出课程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查阅资料,整理代码,“重学前端”这个专栏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
在这个专栏即将结束的时刻,我想借“重学前端”这个课程谈谈我对教育的理解。
## 教育是知识的展现形式
现在有一个特别火爆的概念叫做知识付费,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说法。
“重学前端”所讲的知识点,没有一条是我发明或原创的知识,这么说的原因是:知识就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它。
你可以在各种文档和标准中找到它们或者它们的变体。有一些工程领域相关的知识,来自我工作中的实践,有一些也算是首创,但是我不认为这些知识属于我,我只是发现了它们。
所以我认为,知识是免费的,承载它们的教育产品才是收费的。
在整个课程写作中,我致力于在知识之间建立关系。我不希望把我的课程变成抄写文档。我从排版追溯到活字印刷,我从渲染追溯到中国画的技法,还有面向对象的起源。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颇有收获。我期望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我有时候会觉得,这个把“知识变成课程”的过程,特别像前端工程师把数据变成可见的页面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做的事情还是前端。
## 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力提升而不是知识积累
不过,我也不希望“重学前端”这个课程仅仅是“更容易记忆的知识”。因为在我看来,知识量并非衡量一个工程师优秀与否的因素,能力才是。
我的一点小小的奢望是:“重学前端”这个课程,能给你带来一些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
我在“重学前端”的课程中,穿插了大量的“用代码读标准”的实验。这个小系列,算是我的一种“独门武功”。
我刚开始关注前端的2007年左右国内还少有程序员知道Web标准这件事想要找到资料就更难了我也经历了最初看标准如同天书的过程。
但是我发现,其实标准中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那些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又因为标准文本中用词非常严谨,所以尝试用代码去理解,反而是个快捷的路径,还能找出不少边边角角的冷知识。
通过类似这样的线索,我建立了自己最初的知识体系,我开始对前端的体系的全貌有了粗浅的认知,现在,我希望通过“重学前端”课程,让你也来体会一下这个过程。
## 教育是一种服务,我们做得显然还不够好
作为老师,我希望这个课程能够真正帮助到你们每一个人,但是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节课都有一些放弃的同学。
可能有人会说,对平台方和老师来说并无所谓呀,反正付过钱了。但是在我和“极客时间”看来,这正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今天“重学前端”这个课程,可能以这样的产品形态呈现出来,凭学员的自觉性来完成学习,实属一种无奈。
不论对我,还是对“极客时间”而言,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师,潜在的价格远远高于卖一些课程得到收入。
我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理想的教育产品卖的应该是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的过程。
在未来,我会跟极客邦一起,持续探索全新的教育形态。我们也已经上线第 1 期「前端进阶训练营」,如果你具备基本的前端技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的指导,快速成长为一名资深前端工程师,欢迎你关注我在极客大学开设的「前端进阶训练营」。
**另外虽然正稿已经结束“重学前端”将来也不会变成一个“过去式”的专栏我想把它变成一个“Ask me anything”的栏目不论是后来购买的同学还是已经学完的同学你们可以来这里的评论区与我交流不限于课程内容只要是技术和职业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我会回复或者更新答疑文章来为你解答。**
专栏的课程到此告一段落,但是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起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未来能与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4d/e3c15e5e99a6c532b4e0027c5669b74d.jpg)](https://jinshuju.net/f/AWd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