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40 lines
16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10 | 转型痛点(下):怎么解决转型中的痛点问题?
你好,我是付晓岩。
上节课我们找出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4大痛点分别是难以准确快速地感知到客户的变化、过于依赖以往的传统路径、在应对跨界竞争中总是处于防守姿态、对技术的理解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这节课我就来给你讲一讲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很多企业都具有的共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多看看不同行业的企业是怎么处理的,发展了哪些能力。其实,解决痛点这个事儿,本身就是需要提升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不仅会给你分析攻克不同痛点的方法,同时还会给你总结需要的具体能力。
## 如何准确快速地感知客户的变化?
要想跟上客户的变化,该怎么做呢?当然是去努力了解客户,最核心的办法就是要通过接触去收集客户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对客户进行深入分析了,毕竟,知人鉴人不过是“察其言,观其行”而已。
客户的信息可以分成两大类:
* **语言类信息**,既包括他们所说的话,比如打电话、聊天等,也包括文字,比如发布的文章等;
* **行为类信息**,比如一个人的网上浏览记录、购物记录、信用信息、工作业绩、运动轨迹,等等。
对于互联网企业或平台类企业来说,信息正是他们的优势。平台最初也是因为拥有大量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比如电商平台中的商户商品),来吸引客户上网的。客户持续增加,行为越来越多,平台也就进入了信息沉淀的良性循环,进而能够利用信息从更多维度去分析客户,改进服务,并进一步吸引客户。
那传统企业怎么解决信息的差距问题呢?我给你一个建议,就是**搞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有资金、有影响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家的业务场景、生态圈搞业务平台;资金和影响力不足的企业,就加入别人的平台。其实,这也就是生态思维,跟随的环境变化,找准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不太清楚,我来举个例子,你一听就明白了。
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公司就选择了与别的平台进行合作的方式在电商平台上通过新的社交媒体和玩法去传播新品上线的消息。比如站外先用KOL意见领袖去种草通过KOL和粉丝的互动来提升销售能力。
在KOL的选择上他们不仅考虑大V也非常关注有垂直领域优势的小V。他们更注重KOL与消费者的接近程度因为这样的影响力是更加直接的。你看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运营。
不过这还不够。如果希望能提供更有差异化、体验更棒的服务就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与客户的直接交流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示范性的代言。所以欧莱雅公司2018年收购了一家科技公司并基于这家公司的技术发布了首个针对口红产品的动态虚拟试妆功能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完成试妆体验。
这个试妆功能,实际上是一次很好的在线交流,如果允许完整收集的话,可以为欧莱雅和客户双方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客户的试妆记录以及与最后口红购买记录之间的关系,包括基于肤色、年龄、地区等方面的信息。如果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产生更好的推荐效果,同时也把人工智能技术跟自己家的产品做了比较好的结合。
好了,听完了例子,现在我再跟你梳理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变化,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客户信息,**而高效收集客户信息的方式是业务的线上化、平台化,这样客户的行为也就被数字化了**。
但是,简单地搬到线上还不够,自己家企业能直接收集的业务信息毕竟有限,所以就需要依靠生态伙伴,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一步多方面地了解客户信息,这样才能形成更多的服务方式。不过,这还是不够。如果要改善体验,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数字化技术,给客户提供有自身特点的差异化服务,吸引客户和你持续交流,这样才能把交流做得深入,产生所谓的黏性。
总体来说,**要解决这个不能及时感知客户变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具备几种能力,包括业务的线上化能力、平台搭建或者接入能力、生态运营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 如何解决路径依赖的痛点?
上节课说过,所谓的路径依赖,也就是企业过去的业务发展模式对自身的束缚。每个企业为了在过去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都做了很多努力,形成了自己对行业和业务的理解、内部组织结构、业务处理过程,以及系统、制度等。这些的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也因此给企业增加了改革成本。
很多人号召企业搞改革,大胆推进,但实际上要企业做出选择,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如果新方向没搞成,旧方向又被削弱,甚至搞砸了,那怎么办呢?即便是转型成功的企业,在回顾自己的改革路程时,也经常会心有余悸,所以,鼓励企业改革也是要讲方法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方法是好方法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就是要持续地做好“小步跑**”。
无论企业取得了多么好的业绩,都一定还有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业务过程总是有“断点”的,持续地改进“断点”,意味着持续地进步。
不能小看“日拱一卒”的力量,这种永不满足的劲头,本身就可能给企业的业务和人员带来无限改变的机会,转型也可能是长期量变最终推动的质变。
就拿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的例子来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丰田从“杜绝浪费”这么朴素的出发点开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研究如何减少浪费持续微改进了30年形成了以准时生产和全员参与改善为两大主要特点的丰田生产方式。这就是小步跑的典型案例。
其次,**是拿起“望远镜”,合理地向前展望技术发展趋势**。面对数字化转型,永远不能忽视技术的长期力量,要经常关注技术的变化。
举个例子你可能听过Netflix奈飞它原本是一家通过邮寄方式租赁DVD的企业但是它的创始人哈斯廷斯在自家业务发展得还挺好的时候就提出向流媒体转型也就是向网上业务转型。不过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业绩一度下滑股价曾经跌去70%,过了大半年时间才恢复增长。
不过转型成功后Netflix打破了邮寄业务的模式限制重塑了服务流程顾客也能更快更方便地看DVD了公司业务迅速从美国扩展到了全球。
客观地讲,“望远镜”的使用效果是有差别的,**并不是看到同一风景的所有人,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BlockBuster公司就是Netflix还处在第一曲线时的竞争对手是当时美国最大的DVD租赁公司。难道流媒体开始发展时BlockBuster公司就没有注意到流媒体的优点吗那为什么反应不一样呢所以**你还应该想想,怎么用好“望远镜”**。
**我给你的建议是,要有技术想象力,也就是能把技术的优点和业务的不足结合起来**。比如网上看DVD比邮寄的方式要更方便这个优点很明显如果你被当前成本遮住了眼睛那就看不到日后的颠覆性成果了。**面对新技术,要有忧患意识,而不是总想着不用也行**。
好了,我再总结下企业在解决传统路径依赖时需要的能力:**持续改进能力、技术跟踪能力、技术想象力、流程再造能力**。这些能力代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层面:第一个能力代表持续的自我完善层面,另外三个是利用新技术打造新业务模式的层面。这两个层面不可偏废,前者有助于守住既有,后者有助于创造未来。
当然,这两个层面最终都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关。
与提倡用敏捷方法在创新上试错、用传统方法对待业务完善这种思路不太一样的是,从传统企业的角度出发,我建议你用敏捷理念对待持续的自我完善。因为这里产生的需求以微创新居多,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把握,适合敏态。同时,我建议你用传统工程的理念对待打造新业务模式,因为这里需要深入分析的东西多,投入和风险都比较大,不一定适合搞得太快。
大的转型工程考验的往往是决心而不是速度,也许我们并不是没看清前路,而是没认真看。
## 如何解决跨界竞争的痛点?
来自外部业务竞争的痛点,最主要是在跨界竞争上,而**跨界竞争的实质,就是竞争双方内部结构上的巨大差异,那解决办法自然就是缩小这种差异**。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你回想下工业时代早期,蒸汽动力的机械纺纱机出现之后,生产效率比人力纺纱高很多。那原来靠人力纺纱的企业怎么竞争呢?靠扩大厂房、增加织机、增加工人是没用的,成本下不来。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大家都变成机械纺纱厂,走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而那些没有转型、继续用人力纺纱的工厂,就逐渐消失了。
你可能觉得我是危言耸听,其实,你只要看看历史就会明白,新技术的重塑力很强,不然时代怎么进步?抗拒这种发展本身就是徒劳的。
**增加具备数字化工作能力的人员,不再把技术人员只当作“内部乙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企业应该现在就着手进行人力资源调整,既包括从外部招募,也包括推动内部人员的转化,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技术的力量,掌握跟技术融合的方法。
你可能会说,这样的转换成本大、时间慢,通过采购、外包方式解决不是更合理吗?更符合社会分工吗?
是的,即便是到了数字时代,技术服务商也依然会存在,而且还可能更多。因为,用数字化技术的人越多,提供工具的人就越多,这跟工业时代没什么区别。同样,工业时代,也不是只有负责制造机器的企业才了解机器,很多用机器进行生产的企业也很了解机器。
这些企业招募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他们不仅懂得机器的操作,也会具备一定的维修、改进能力,企业内部也会设立专门的技术改良班组,因为有些改进、维修,还是自己做的效果最好。
今天的数字化也一样。企业不必把开发都放给技术服务商,自己能解决问题,显然效率更高。**具备一定的自研能力,也会让自家对外提供的服务更具差异化**。就像欧莱雅一样,不少传统企业也都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并购技术企业,比如国内的一些银行就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为同行业或者是银行的客户提供技术服务。
**对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采购、外包的确是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但这不是唯一途径,更不是最终途径**。数字化不能千篇一律,采购、外包更有利于解决数字化中非个性化的部分,企业必须找准对自己最有利的个性化因素,将自己有限的技术力量集中在这些个性化因素上。
好了,到这里,我再总结下企业解决跨界竞争问题时需要的能力,也就是**人力资源调整能力、自研能力**。同时,要招好并用好技术人员,进而推动企业内的大量原有人员完成业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
## 如何解决技术理解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速度的痛点?
技术理解能力很重要虽然增加技术人员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像区块链、RPA、中台、低代码等这些技术在技术圈里也会吵来吵去没个定论引进到企业里想让企业理解透确实不容易。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引入企业架构了**。
这些东西单从技术角度去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就像低代码,你从开发角度看,有人告诉你,它的基础逻辑都不对;你从应用角度看,有人告诉你,拖拉拽的实现方式就跟工作流差不多,包装成分大于实质内容。那你会怎么想?觉得这是个炒作吗?
我就不这么认为,相反,我会把业务和技术叠加起来看。
如果说,对于一些简单的功能新增需求,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事先开发好的标准化控件,实现由前端发起的功能组合,快速完成新功能上线,直接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有什么不好呢?企业架构是多视角看待企业的,业务和技术的叠加也正是企业架构思考问题的方式。
咱们用这种思路再想想我前边提到的坚持“小步跑”企业里的大量创新都是微创新如果微创新一概都需要“高代码”开发那我们有多少技术人员、干多少“996”的苦差都不够业务人员也会因为上线速度跟不上对技术人员产生很多抱怨。所以现在头部互联网企业也提倡搞好标准化、工程化这实际上就是在从底层支持低代码了。
低代码更像是一个把现成的软件功能包装成业务人员好理解的“乐高积木”的方式,这跟我讲的业务架构的整体逻辑是一样的,都是让业务人员可以快速理解,企业现在都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持业务创新,甚至让他们自己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开发工作,这对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快速创新能力是有支持作用的。
所以,跟单一视角相比,从业务和技术叠加的视角看,会更容易理解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业务与技术叠加的视角还应该放到更高的企业层面,从更大范围的业务全局把业务的不足和技术的优点广泛地结合起来,这是只有企业架构才能做好的。因为只有企业架构明确主张从全局视角看问题,不会因为全局太大就放弃这种努力。
当然,企业架构方法论自身也需要继续进步,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让各级管理层更容易引入,这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方法论的发展。
那总结来说,企业要想解决技术理解能力跟不上技术发展速度的问题,就离不开一种能力:**企业架构能力**。这是在企业层面实现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能力。
## 总结
这节课针对4大痛点问题我给出了解决思路。其实寻找解决思路也就是在做战略能力规划。我再带你复习下解决这4种痛点问题需要具备的能力。
* 对来自客户感知的痛点,要通过业务的线上化能力、平台搭建或者接入能力、生态运营能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直接交流能力来解决;
* 对来自路径依赖的痛点,要通过持续改进能力、技术跟踪能力、技术想象力、流程再造能力来解决;
* 对来自外部业务竞争的痛点,要通过人力资源调整能力和自研能力来解决;
* 对来自技术理解的痛点,要通过企业架构能力来解决。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8/d4/28b1af4257b1dcb6c0a91c4e005b82d4.jpg)
总体来说,这是通过实现对外界的充分感知、对业务和技术的深度融合来解决的。对于企业来说,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对自己现有能力的挑战,需要借鉴案例,但更需要深刻的自省。
## 思考题
对于在搞转型的传统企业,我建议用敏捷方法对待持续的自我完善,用传统稳态工程方法对待用新技术打造新业务模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欢迎你畅所欲言,和我一起交流讨论。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