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25 lines
14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02 | 奖金是专利写作中最不值得一提的事儿
你好,我是林外。
上节课,我们一起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了撰写专利的好处,在课程一开始,我是把视角放到了专利奖金上,我们也知道了天时和地利才是公司愿意“撒钱”的底层原因。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不会跟你聊奖金了,因为奖金其实是专利写作里边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我为什么会下这样的结论呢?这就好像是过了桥的人,总是风轻云淡地说“我对钱不感兴趣”。但其实,这真不是在凡尔赛,而是我实际的体验。接下来,就且听我算笔账,和你详细道来。
## 不管你写多少专利,奖金总有上限,而且还需要时限
其实,能靠专利发财致富,是微乎其微的事情,也只有凤毛麟角的人能办到。在阿里,通过专利实现百万以上收入的应该只有两个人,我恰巧是其中一个。而正因为我算是最头部的那部分人,我都已经通过写专利看到直接物质收入的上限了。
我们可以来做个假设,如果一个人可以写下 100 个发明专利,其中 8 成能通过内部审批并被受理预计会收益28w3500 x 80 再叠个buff假如这个人的专利质量很高其中 5 成能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拿到专利授权,那么预计收益 80w20000 x 40
所以,单从奖金上看,理论上确实是可以达到百万收入的,但这需要多少时间呢?
以我的经验来推算,一年能产出 30 个专利(还得是唯一发明人),就是公司 Top3 的存在;也就是说最牛的一拨人,写完 100 个专利,也需要 3 年的时间。同时,专利从受理到授权,再到发放授权奖金,大概需要 3~5 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想拿完这一百万,他至少需要在一家公司待满 5~8 年的时间。
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在一家公司工作 5 年以上呢,这一点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另外,我其实看过我之前公司的内部数据,能写 30 个专利以上的人,级别都不低,基本上都是 P8 起步。对于这部分高收入人群而言,这笔专利奖金收入分摊到每年的话,也不算多了。
所以讲了这么多,我主要是希望你明白,专利奖金是有上限而且是需要时限的,它不是一个可以持续追求的目标。
## 从个人角度出发,写专利会有六大好处
那么,当我们把“写专利就是为了赚取奖金”这个目标拿掉之后,我们其实会发现更多益处。
就拿我自己来说2016年我因为专利高产拿到了公司的最高奖项SuperMa并在一个月后晋升到了P7那时我刚毕业三年到了2019年我拿到了阿里巴巴设计师的专利大奖两个月后晋升到了P8更有意思的是我的颁奖嘉宾还是我晋升面试的评委那时我毕业六年整成为了当时蚂蚁最年轻的一批设计P8。
当然,没有人是因为只写专利就能获得晋升的,但是写专利带来的好处,却会像滚雪球一样,影响到我们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所以接下来,我就从我们发明人自身的视角来讲一讲,我们为何要重视专利、要写专利。
### 帮助部门和自己完成专利KPI
首先很多企业是有专利KPI的就是那种一个部门今年需要完成多少个发明专利的提交这一点在新兴产业或者独角兽企业里特别明显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你可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2015年我刚加入蚂蚁金服的时候当时的技术部门就都有专利指标我所在的前端和设计团队也不例外。前段时间我和国内一家非常知名的新能源公司技术老大沟通专利事宜的时候他说他今年也给整个技术团队和设计团队设定了专利目标。
所以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我们撰写一个专利帮助部门完成专利指标本质上就是在帮助部门老大完成他的KPI当然也是在完成我们自己的。如果这个专利还和整个部门的发展方向一致那么恭喜**我们不但完成了一项目标,而且把这个事情做得非常漂亮,还能让部门老大注意到自己。**
我记得我提交的第一个专利是 Ant Design 的 Pagination 设计,我带领的设计小组改进了这个古老的组件,并把它撰写成专利。非常凑巧,这个专利是当时我们整个部门财年的第一个专利,同时也是部门重点战役 Ant Design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管理 120+ 个人的大老板,在审批单上写下的评语是“非常有创意且实用的创新”,并把这个案例转发到部门全员大群里,@所有人以示鼓励。那一年我刚加入这个团队刚好P6。
可以说在那一刻我成功引起了部门老大的注意。现在来看这些合理、合情的跨级露脸机会在未来的绩效、晋升、提干上都给了我很多方便。次年我确实晋升到了P7这多少会有些间接关系。
那么,我们回头来看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大老板的 KPI其实就是公司分配下来的组织任务我们要是完成了这些 KPI自然而然就是做出了业绩。这是我们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一个加分项一个合情合理的露脸项。而组织在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往往一个部门老大最具有话语权那么我们能够获得的合理利益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说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阿里呆了 7 年,我的直系主管从来没有和我谈过奖金、涨薪、股票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由大老板亲自完成的,这实际上是部门财权的一种象征。
### 高绩效和晋升的一个量化加分项
这一点其实是针对刚刚我们提到的KPI与绩效逻辑的进一步深化也就是写专利可以作为我们本职工作优秀之外一个加分项。
互联网行业晋升是我们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晋升其实就是一场面试就是在外部评委面前我们花1个小时向一群带有偏见但又高我们两级的人阐述自己有多优秀多适合下个层级。正式的或者高级别的内部晋升面试是必须要有外部评委在场的比如P7—P8的晋升场必须全是外部评委其中3人评委小组必须全票通过5 人规模的评委小组至少要有四票。
那么,大量的外部评委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压根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也可能压根不知道你的业务是什么,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公认的某些标准来理解你的产出**,就比如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
### 申请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充分条件
目前在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中,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政策,持有发明专利且是主要发明人,可以直接申请对应人才。我以杭州市为例:
* 申请 E 级人才条件: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银奖获得者(须为专利设计人,前 3 位完成人);省专利奖优秀奖获得者(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前 3 位完成人)。
* 申请 D 级人才条件:中国专利银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前 3 位完成人);省专利奖金奖获得者(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前 3 位完成人)。
不过说实话想在杭州通过专利获得人才引进资格确实是非常有难度的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你所在公司处于当地的头部企业业务上又符合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是有可能的。就比如在2021 年,腾讯就有两个专利分别获得了广东省的金奖和银奖,分别是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装置专利,以及如何通过 X 光合成 CT 三维图形专利。
> 题外话: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有很多种,可自行参考。以杭州为例,你可以拥有房产摇号优先权,甚至是现金补贴、住房补助、车牌补助等。
### 对创新思维的锻炼以及对自我成长的帮助
前三个好处,更多的还是在讲外部的反馈,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可能很容易会忽略写专利对于自己内在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所起到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你可能会想,到底是先有创新思维,还是先有专利呢?这其实并不是“鸡与蛋”的问题。因为在发明专利的要求里,对其质量就有明确的规定,分别是:创新性、侵权认定、市场价值以及不可替代性。
其中,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我个人认为创新思维的提升,最主要的就在于**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前者很容易理解,无非是我比别人想得早,我比别人想得好,更多聚焦在如何定义问题上;而不可替代性是最难的,它意味着我们不但需要定义问题,而且还要得出最优解,让所有人都绕不开这个问题。
我举个例子iPhone可以实现在手机触摸屏上滑动解锁以及能把11个数字识别成电话号码用户点击即可呼出电话功能。这些功能在我们看起来是非常自然的但它们其实就具有创新性和强烈的不可替代性其他厂商根本没有可能绕开这个专利。而这两个专利曾是三星和苹果十年专利战的核心武器。
所以,能写成专利的,一般都具备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经常写专利的人,自然也就具备这种能力了,这是相辅相成的结果。我个人体会啊,当你写到两位数的专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身处的这个领域充满了规律,而这种规律还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
所以很多人都好奇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其实秘诀就在于我的大脑和这些写过的专利会互相激励、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这种体系化的加成、没有创新思维的历练我也不可能在5年的时间里提交超过200个案例通过受理150个发明专利并授权其中50+个,这只能是个妄想。唯手熟尔!
### 在历史长河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至少20年
螺丝钉,只有型号,没有名字。我在互联网工作了 7 年哪个产品是我独立完成的其实一个也没有。现代工作非常强调分工都会将知识工作者的产出流水线化。比如产品经理负责产品规划设计师负责原型和UI前端负责人机交互部分的实现后端负责后台和数据库等的实现。越成功的产品越没人敢说是自己做的。对了甚至连公司的 CEO 也会换人。
所以,作为一个严谨的人,我就会非常谨慎地说,我之前是 Ant Design 4.0 的设计负责人,这里我需要加上“版本号”以及“设计侧”这样的定语。说个趣事,我的主管当年是直接给我安上了 Ant Design 4.0 负责人的Title但后来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又拿下了这在分工体系里其实是常见现象。
好了,说回来。**其实撰写专利,本质上就是知识工作者自我价值的自证。**我经常举例子说Ant Design的Pagination虽然参与这个组件库设计和开发的人不下几百号但就因为我是这个专利的第一作者我可以非常自信和从容地介绍这个专利。这是作为知识工作者在分工体系下保证自我价值的有力手段。
此外,我们的产品一般也就 3~5 年的寿命。即使产品没有寿终正寝但是改版的命运是逃不了的。而撰写专利就可以将我们的名字和一个有价值的产出留存20年的授权期就算20年已到这段记录也会存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很多年。
> 题外话:人类目前的知识产出最具有半衰期的两种形式,一个是论文和书籍;另一个,就是专利。
### 补充现金流,产生滚雪球效应
撰写专利的最后一个优点,我们回到物质激励上。
首先,撰写专利的直接收益,你可以参考上节课的统计数据。而除了直接收益之外,我们很容易忽略**间接收益**。因为从现金流的角度出发,间接收益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 放大工资的杠杆,这是买房的秘密。我在 P7 的时候,就有 P8 以上的现金流收入。
* 在其他领域起到滚雪球效应。我就拿杭州市人才返税政策来说:前一年的现金收入超过 100w 的人群,只需缴纳 15%,其余超出部分返税。这个对于正常级别的 P7 和 P8 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些 P9 都达不到这些要求,所以这是非常难碰上的返税福利。但是,如果你有不少的专利授权收入,就可以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 题外话:对于我们这样的在公司的打工人而言,撰写专利和内推,是可以额外增加现金流的唯二方式。
## 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主要是探讨了写专利对个人的六大好处,你可以重点掌握一下:
* 帮助部门和自己完成 KPI从而通过专利获得跨级曝光的机会让大老板看见你。
* 写专利是高绩效和晋升时的加分项和量化项,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帮我们获取差异化优势。
* 也是各类人才申请的充分条件,在杭州的话,如果获得了省级专利金奖,就可申请 D 级人才,获得杭州市 100w 购房补贴,此外各区还有 20w 不等的额外补贴。当然这里我也再说一下D 级人才确实非常难申请阿里P9这个级别都不一定行。
* 专利是创新的一个载体,而撰写和了解专利,能提升你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 即使产品下线了,也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上存在 20 年,让自己的知识产出被人看到。即使专利 20 年后授权过期了,其记录还会一直保留,成为人类知识的一部分。
* 最后,它是我们打工人唯二补充现金流的方式,从而实现资产滚雪球的效应。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7/a8/e7ab840925599668c75135977c63a6a8.jpg?wh=2000x396)
## 思考题
今天的思考题,实在一点,也接地气一点:你所在的公司,提交发明专利会发多少钱,受理发多少钱,授权又发多少钱?
欢迎在留言区讲讲你或你身边写专利的故事,咱们一起聊聊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