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135 lines
15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13 案例篇 | TCP拥塞控制是如何导致业务性能抖动的
你好我是邵亚方。这节课我来跟大家分享TCP拥塞控制与业务性能抖动之间的关系。
TCP拥塞控制是TCP协议的核心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你不了解TCP拥塞控制的话那么就相当于不理解TCP协议。这节课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案例介绍在TCP拥塞控制中我们要避免踩的一些坑以及针对TCP性能调优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点。
因为在TCP传输过程中引起问题的案例有很多所以我不会把这些案例拿过来具体去一步步分析而是希望能够对这些案例做一层抽象把这些案例和具体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系统性。并且在你明白了这些知识点后案例的分析过程就相对简单了。
我们在前两节课([第11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84912)和[第12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85816))中讲述了单机维度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点。但是,网络传输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这中间涉及的问题会更多,而且更加不好分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 等电梯时和别人聊着微信,进入电梯后微信消息就发不出去了;
* 和室友共享同一个网络,当玩网络游戏玩得正开心时,游戏忽然卡得很厉害,原来是室友在下载电影;
* 使用ftp上传一个文件到服务器上没想到要上传很久
* ……
在这些问题中TCP的拥塞控制就在发挥着作用。
## TCP拥塞控制是如何对业务网络性能产生影响的
我们先来看下TCP拥塞控制的大致原理。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c/3c/5c4504d70ce3abc939yyca54780dd43c.jpg "TCP拥塞控制")
上图就是TCP拥塞控制的简单图示它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1\. 慢启动
TCP连接建立好后发送方就进入慢速启动阶段然后逐渐地增大发包数量TCP Segments。这个阶段每经过一个RTTround-trip time发包数量就会翻倍。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5/4d/0534ce8d1e3a09a1def9c27e387eb64d.jpg "TCP Slow Start示意图")
初始发送数据包的数量是由init\_cwnd初始拥塞窗口来决定的该值在Linux内核中被设置为10TCP\_INIT\_CWND这是由Google的研究人员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值这个经验值也被写入了[RFC6928](https://tools.ietf.org/html/rfc6928)。并且Linux内核在2.6.38版本中也将它从默认值3修改为了Google建议的10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这个commit [tcp: Increase the initial congestion window to 10](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id=442b9635c569fef038d5367a7acd906db4677ae1)。
增大init\_cwnd可以显著地提升网络性能因为这样在初始阶段就可以一次性发送很多TCP Segments更加细节性的原因你可以参考[RFC6928](https://tools.ietf.org/html/rfc6928)的解释。
如果你的内核版本比较老低于CentOS-6的内核版本那不妨考虑增加init\_cwnd到10。如果你想要把它增加到一个更大的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需要根据你的网络状况多做一些实验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值。因为如果初始拥塞窗口设置得过大的话可能会引起很高的TCP重传率。当然你也可以通过ip route的方式来更加灵活地调整该值甚至将它配置为一个sysctl控制项。
增大init\_cwnd的值对于提升短连接的网络性能会很有效特别是数据量在慢启动阶段就能发送完的短连接比如针对http这种服务http的短连接请求数据量一般不大通常在慢启动阶段就能传输完这些都可以通过tcpdump来进行观察。
在慢启动阶段当拥塞窗口cwnd增大到一个阈值 ssthresh慢启动阈值TCP拥塞控制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 2.拥塞避免
在这个阶段cwnd不再成倍增加而是一个RTT增加1即缓慢地增加cwnd以防止网络出现拥塞。网络出现拥塞是难以避免的由于网络链路的复杂性甚至会出现乱序Out of Order报文。乱序报文产生原因之一如下图所示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c/99/0c2ce093d74a1dc76f39b7cbdd386699.jpg "TCP乱序报文")
在上图中发送端一次性发送了4个TCP segments但是第2个segment在传输过程中被丢弃掉了那么接收方就接收不到该segment了。然而第3个TCP segment和第4个TCP segment能够被接收到此时3和4就属于乱序报文它们会被加入到接收端的ofo queue乱序队列里。
丢包这类问题在移动网络环境中比较容易出现,特别是在一个网络状况不好的环境中,比如在电梯里丢包率就会很高,而丢包率高就会导致网络响应特别慢。在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上很少会有数据包在网络链路中被丢弃的情况,我说的这类丢包问题主要是针对网关服务这种和外部网络有连接的服务上。
针对我们的网关服务我们自己也做过一些TCP单边优化工作主要是优化Cubic拥塞控制算法以缓解丢包引起的网络性能下降问题。另外Google前几年开源的一个新的[拥塞控制算法BBR](https://github.com/google/bbr)在理论上也可以很好地缓解TCP丢包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实践中BBR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们最终也没有使用它。
我们再回到上面这张图因为接收端没有接收到第2个segment因此接收端每次收到一个新的segment后都会去ack第2个segment即ack 17。紧接着发送端就会接收到三个相同的ackack 17。连续出现了3个响应的ack后发送端会据此判断数据包出现了丢失于是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快速重传。
#### 3.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是一起工作的它们是为了应对丢包这种行为而做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网络并没有出现拥塞所以拥塞窗口不必恢复到初始值。判断丢包的依据就是收到3个相同的ack。
Google的工程师同样对TCP快速重传提出了一个改进策略[tcp early retrans](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id=eed530b6c67624db3f2cf477bac7c4d005d8f7ba)它允许一些情况下的TCP连接可以绕过重传延时RTO来进行快速重传。3.6版本以后的内核都支持了这个特性因此如果你还在使用CentOS-6那么就享受不到它带来的网络性能提升了你可以将你的操作系统升级为CentOS-7或者最新的CentOS-8。 另外再多说一句Google在网络方面的技术实力是其他公司没法比的Linux内核TCP子系统的maintainer也是Google的工程师Eric Dumazet
除了快速重传外还有一种重传机制是超时重传。不过这是非常糟糕的一种情况。如果发送出去一个数据包超过一段时间RTO都收不到它的ack那就认为是网络出现了拥塞。这个时候就需要将cwnd恢复为初始值再次从慢启动开始调整cwnd的大小。
RTO一般发生在网络链路有拥塞的情况下如果某一个连接数据量太大就可能会导致其他连接的数据包排队从而出现较大的延迟。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下载电影影响到别人玩网络游戏的例子就是这个原因。
关于RTO它也是一个优化点。如果RTO过大的话那么业务就可能要阻塞很久所以在3.1版本的内核里引入了一种改进来将RTO的初始值[从3s调整为1s](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h=v5.9-rc2&id=9ad7c049f0f79c418e293b1b68cf10d68f54fcdb)这可以显著节省业务的阻塞时间。不过RTO=1s 在某些场景下还是有些大了,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内部这种网络质量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中。
我们在生产环境中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业务人员反馈说业务RT抖动得比较厉害我们使用strace初步排查后发现进程阻塞在了send()这类发包函数里。然后我们使用tcpdump来抓包发现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迟迟不能得到对端的响应一直到RTO时间再次重传。与此同时我们还尝试了在对端也使用tcpdump来抓包发现对端是过了很长时间后才收到数据包。因此我们判断是网络发生了拥塞从而导致对端没有及时收到数据包。
那么针对这种网络拥塞引起业务阻塞时间太久的情况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呢一种解决方案是创建TCP连接使用SO\_SNDTIMEO来设置发送超时时间以防止应用在发包的时候阻塞在发送端太久如下所示
> ret = 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SNDTIMEO, &timeout, len);
当业务发现该TCP连接超时后就会主动断开该连接然后尝试去使用其他的连接。
这种做法可以针对某个TCP连接来设置RTO时间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设置全局的RTO时间设置一次所有的TCP连接都能生效答案是有的这就需要修改内核。针对这类需求我们在生产环境中的实践是将TCP RTO min、TCP RTO max、TCP RTO init 更改为可以使用sysctl来灵活控制的变量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比如说针对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我们可以适当地调小这几个值从而减少业务阻塞时间。
上述这4个阶段是TCP拥塞控制的基础总体来说拥塞控制就是根据TCP的数据传输状况来灵活地调整拥塞窗口从而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包的行为。换句话说拥塞窗口的大小可以表示网络传输链路的拥塞情况。TCP连接cwnd的大小可以通过ss这个命令来查看
```
$ ss -nipt
State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Port Peer Address:Port
ESTAB 0 36 172.23.245.7:22 172.30.16.162:60490
users:(("sshd",pid=19256,fd=3))
cubic wscale:5,7 rto:272 rtt:71.53/1.068 ato:40 mss:1248 rcvmss:1248 advmss:1448 cwnd:10 bytes_acked:19591 bytes_received:2817 segs_out:64 segs_in:80 data_segs_out:57 data_segs_in:28 send 1.4Mbps lastsnd:6 lastrcv:6 lastack:6 pacing_rate 2.8Mbps delivery_rate 1.5Mbps app_limited busy:2016ms unacked:1 rcv_space:14600 minrtt:69.402
```
通过该命令我们可以发现这个TCP连接的cwnd为10。
如果你想要追踪拥塞窗口的实时变化信息还有另外一个更好的办法通过tcp\_probe这个tracepoint来追踪
```
/sys/kernel/debug/tracing/events/tcp/tcp_probe
```
但是这个tracepoint只有4.16以后的内核版本才支持如果你的内核版本比较老你也可以使用tcp\_probe这个内核模块net/ipv4/tcp\_probe.c来进行追踪。
除了网络状况外发送方还需要知道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如果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差那么发送方就必须要减缓它的发包速度否则数据包都会挤压在接收方的缓冲区里甚至被接收方给丢弃掉。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是通过另外一个窗口——rwnd接收窗口来表示的。那么接收方的rwnd又是如何影响发送方的行为呢
## 接收方是如何影响发送方发送数据的?
同样地我也画了一张简单的图来表示接收方的rwnd是如何影响发送方的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9/27/e920b93740d9677c5419dee332086827.jpg "rwnd与cwnd")
如上图所示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包后会给发送方回一个ack然后把自己的rwnd大小写入到TCP头部的win这个字段这样发送方就能根据这个字段来知道接收方的rwnd了。接下来发送方在发送下一个TCP segment的时候会先对比发送方的cwnd和接收方的rwnd得出这二者之间的较小值然后控制发送的TCP segment个数不能超过这个较小值。
关于接收方的rwnd对发送方发送行为的影响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业务反馈说Server向Client发包很慢但是Server本身并不忙而且网络看起来也没有问题所以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此我们使用tcpdump在server上抓包后发现Client响应的ack里经常出现win为0的情况也就是Client的接收窗口为0。于是我们就去Client上排查最终发现是Client代码存在bug从而导致无法及时读取收到的数据包。
对于这种行为我同样给Linux内核写了一个patch来监控它[tcp: add SNMP counter for zero-window drops](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id=fb223502ec0889444965f602f57b1f45f9e9845e) 。这个patch里增加了一个新的SNMP 计数TCPZeroWindowDrop。如果系统中发生了接收窗口太小而无法收包的情况就会产生该事件然后该事件可以通过/proc/net/netstat里的TCPZeroWindowDrop这个字段来查看。
因为TCP头部大小是有限制的而其中的win这个字段只有16bitwin能够表示的大小最大只有6553564K所以如果想要支持更大的接收窗口以满足高性能网络我们就需要打开下面这个配置项系统中也是默认打开了该选项
>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关于该选项更加详细的设计,你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去参考[RFC1323](https://tools.ietf.org/html/rfc1323)。
好了关于TCP拥塞控制对业务网络性能的影响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 课堂总结
TCP拥塞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我们在这节课里讲到的内容只是其中一些基础部分希望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让你对TCP拥塞控制有个大致的了解。我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
* 网络拥塞状况会体现在TCP连接的拥塞窗口cwnd该拥塞窗口会影响发送方的发包行为
* 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同样会反馈给发送方这个处理是通过rwnd来表示的。rwnd和cwnd会共同作用于发送方来决定发送方最大能够发送多少TCP包
* TCP拥塞控制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tcp\_probe这个tracepoint对应4.16+的内核版本或者是tcp\_probe这个内核模块对应4.16之前的内核版本来进行实时观察通过tcp\_probe你能够很好地观察到TCP连接的数据传输状况。
## 课后作业
通过ssh登录到服务器上然后把网络关掉过几秒后再打开请问这个ssh连接还正常吗为什么欢迎你在留言区与我讨论。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认为这节课的内容有收获,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