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自动化测试高手课/docs/520566.md

130 lines
13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2022-09-03 22:05:03 +08:00
# 27眼见为实如何用数据描述你的自动化测试ROI
你好,我是柳胜。
在第一模块价值篇我们反复提到“ROI是自动化测试项目的隐式命脉”。一个自动化测试项目技术再牛开发工作量再大如果它不能产出效益不被用起来或者用得不好那都是事关项目生死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有效监控当前的项目是否运行健康,观测目前的情况是在向好还是变差,这样才能及时调整,应对变化。不然拖到最后,往往就是项目解散人走空的下场。
这个观测的办法是什么呢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那就是数据。这一讲我就和你聊聊如何用数据描述你的项目ROI。客观数据会告诉我们项目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能帮你统一团队的看法和认识。
## 再提自动化测试ROI
在前面的模块里,有一个同学在交流区提问说:“领导对自动化测试不支持投入,怎么办?”。这的确是个现实的问题,在其他领域也常见,就是一个团队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分歧,这种分歧发生在平级的不同角色里,也发生在上下级。
比如在做产品设计时有人说UI页面设计成极简风格会受欢迎另外有人说UI应该把尽可能多的功能暴露出来用户才使用简单。各有各的说辞谁也说服不了谁。那怎么达成共识呢我的建议是“用数据说话”。
具体怎么实现呢比如我们可以对两种解决方案做A/B测试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然后通过数据看看在两种解决方案中哪个更受用户的喜爱。
所以,今天讲的内容,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度量模型设计,也是帮你掌握沟通思路方法,这样你再跟其他人沟通自动化测试的问题时,也更容易达成共识。而团队达成一致,多人一心,其利断金,后面推动什么事,就都好办了。
怎么度量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ROI计算公式。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d/00/cd34280bc70b3633e696a7ba16f9e300.jpg?wh=1920x868)
下面我们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把这个ROI公式转换成度量数据。具体该怎么做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
1.定义度量集合
2.确定度量数据来源
3.度量的实现
## 定义度量集合
在ROI计算公式我们有4个因子手工运行的时间、运行的次数、开发成本、维护成本。
我们要用数据度量它们,比如维护的成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自动化测试案例的维护工作量都花在了哪里?”。维护工作量花在多个地方,那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每个答案都是一个度量点,多个度量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集合,我们管它叫做**度量的维度**。
每一个ROI因子的度量都不是单个度量而是一个维度。我们先画一张初版表格整理思路后续再逐渐填充完善。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2/91/02f35771fb85c3d77da25ea93acfd091.jpg?wh=1920x1169)
在维度一列里,我们列出的是一个领域(比如维护工作量)。现在,每个领域的问题和维度都找到了,怎么细化呢?我给你提供三个方法,完整建模法、关键问题法和最佳实践法。
### 完整建模法
我在[第二十五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518825)说过:“内建质量度量就是找出木桶的那块短板”。完成这个工作,需要两步,第一,先找出木桶所有的木板;第二,拿尺子挨个量一下长短,找出最短的那块。
怎么找出木桶所有的木板呢?这就要用到完整建模法。
完整建模法,就相当于把木桶的木板按照一个既定的原则,划分成不同集合,然后每个集合再继续细分,直到明确每块木板。比如为了数清楚木板数量,我们先划分颜色,可以先成蓝色板和绿色板,再分别计数每一种颜色的板数。当然了,板子的类别还有很多分类角度,核心思路就是整体规划,再分而治之。
用这个思路来建模维护工作量,如果按照生命周期来划分,维护工作量就可以分为诊断、修改、验证和上线。如果按照工作量类型来分,就有产品变更维护,扩展自动化维护,问题诊断维护。这就像测试案例设计里的等价类方法,我们总能找到一个角度,把等价类设计得完备。
完整建模法比较适合用在你开始一个新项目或者新接受一个工作的时候。因为你对情况不了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你按ROI因子梳理自动化测试工作的关注点然后再分而治之。
不过完整建模法虽然拥有划分完备不会出现重大遗漏的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度量指标。你可以想象上面我们把维护工作量划分成诊断修改验证和上线而其中的诊断工作量又划分成告警通知时间、Log搜索定位错误的速度、代码修改的效率等等要做这么完备和大量的度量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投产比角度来说是不划算的。
### 关键问题法
上面说的完整建模法,是我们面对一个新木桶,通过摸索找短板。如果你已经发现木桶在漏水了,那这个时候你应该赶紧解决漏水的问题,找到短板在哪里。找没找对,以最后解没解决漏水为验证标准。
关键问题法看起来很简单,有问题,通过度量找短板,解决问题。但其实软件项目不像木桶那么直观,甚至有时你都看不到软件项目的木桶在漏水。所以,**提出正确的问题,是关键问题法的重要一步**。
举个例子我们工作里一个常见的场景这样的产品规模扩大设计的测试案例也越来越多成千上万。这时QA的工作负荷也越来越大你需要考虑对测试案例进行重构精简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低效的案例哪些案例的设计是好的哪些是冗余的
在自动化测试里,你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既有概要层面的问题,比如“我的自动化测试案例的健康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呢?”,也有细节上的问题,像是“我的自动化测试对需求覆盖得怎么样?”。
像“怎么样”、“是多少”这类的问题,我把它们叫做**单标**问题即一个度量数据就能回答单标的问题。比如数学考试柳胜同学考了多少分我们告诉他“75分”就可以了。
而“情况在变好还是变坏”、“工作投入重了还是轻了”,这类就属于**对标**问题也就是通过一组相似数据对比的结果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上面柳胜同学在数学考试中得了75分这个分数能说明什么意思呢是考得好还是考得差呢
这时就需要看75分在班级的排名然后再看上一次数学考试的班级排名把它和这次75分的班级排名做对比。这样我们才能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确认柳胜同学到底在数学上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在这个排名计算和历史对比过程中我们消除了考卷难度变化的干扰因素最终用排名变化来度量“变好还是变坏”的问题。
实践中,**趋势比绝对值更有决策价值**这是数据度量的又一原则。对于自动化测试ROI度量来说我们更专注的**是ROI变化的趋势而不是ROI一个绝对的数字。自动化测试变得更健康了还是正在衰退我们是不是在一个正向的积极循环里这更重要。如果有衰退我们能尽早采取相应的行动**。
### 最佳实践法
随着度量经验越来越多,你可以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度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项目中去,形成一个企业级的最佳实践度量。
比如,你发现你的项目木桶漏水的原因,经常是需求那块木板没做好,那你就可以把“什么是好的需求”这个度量推广到企业的其他项目里,来驱动其他项目的改进。
在第一模块第四讲里我提到“一份代码多环境运行多浏览器运行”能够提高自动化测试ROI。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数据把它们表达出来作为自动化测试ROI的度量之一。
怎么能度量出“一份代码是不是支持了多环境,多浏览器呢”?如果要去一行行检查代码,不仅有人工参与,而且工作量也非常大。这时,你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代码支持多浏览器的话,我们应该会看到什么结果呢?
没错我们应该看到一份脚本跑出来的多个浏览器测试报告。如果它支持firefox和chrome就应该会跑出来firefox和chrome的测试报告。这样一来“一份代码多环境运行”的度量就转成了自动化测试报告的数据分析。
度量的原则相当重要,所有特征的度量设计都要遵循这些原则才是有效的。为了让你牢牢记住,这里我们再温习一遍: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1/aa/f16c16decc15cc02ffc057c95c36eaaa.jpg?wh=1920x1100)
有了三个法宝(完整建模法、关键问题法和最佳实践法)后,我们就可以设计度量了,现在我们把度量的表格更新一下: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1/7b/01b96cef69740c6f83380cc2ed093d7b.jpg?wh=1920x2742)
## 确定度量数据来源
提出了度量之后,我们还要考虑这个数据能不能采集得到。能采集的话,具体是从哪里采集。
这时不要忘记我们刚才提到度量设计第三个原则,**度量数据的来源应该是来自未经人加工的数据。**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排除几个需要人工决策的度量,用红色标注。
![图片](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b/0e/db0d120e9f9f9316f164afff980c740e.jpg?wh=1920x2418)
到这里,我们度量设计环节的主要内容就告一段落了。下面就是实现的环节,需要我们完成一个数据采集、聚合到展现的流程。这个流程更多是技术的实现过程,我会在这个模块的最后一讲,为你分享一个完整思路,为你演示如何搭建一个度量设计平台。
## 小结
今天我们以自动化测试ROI为例一起学习了度量的设计方法。
我分别给你分享了三种方法:**完整建模法、关键问题法和最佳实践法**。
完整建模法是按照一定规则从整体分解到细节。比如在第一讲里,我们来度量测试活动的时候,就用到了完整建模法,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了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自动化三部分。它的好处是不会有重大遗漏,但是问题也不小,就是抓不到重点。这适用于你刚接手一个新的项目,用完整建模法来理清大思路。
如果你对工作已经很熟悉了,想快速抓住重点,这时可以用关键问题法,用一个问题来驱动一个度量的建立,实现,直到驱动问题解决。这样就实现了优化和提升。问题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单标问题,用一个数据来回答一个问题;另外一种是对标问题,是用一系列相似条件的数据来回答一个问题。
从数据驱动提升角度看,对标问题更有价值。因为看到项目变化的趋势才能有效决策,而且把一件事儿从差变成好,这个过程也是测试人员工作价值所在,这些都能通过对标度量来驱动,你不妨在自己的工作里试试看。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内建质量和交付质量(可以回看[第二十五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518825))。当我们为内建质量做出种种努力和改善的时候,一定要定期观察交付质量的趋势,观测它是在提升,还是在下降。如果是在提升,那就说明内建质量的改善是找对了短板,方向是对的,应该继续坚持。如果在下降,那就说明短板没有找对,我们还需要继续用数据度量寻找短板。
而最佳实践法呢,是把业界一些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法,通过度量表达出来,对工作进行驱动和改善。
有了这三种思路的加持我们就能顺利完成自动化测试ROI的度量体系的建立。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建立度量体系的过程就是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可以说“**不能量化的工作,就无法在一个规模组织中真正落地**” (记住,这是我说的)。
## **思考题**
开动你的头脑,怎样用数据回答“自动化测试设计得好不好”这个问题?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交流互动。如果觉得今天讲的方法对你有启发,也推荐你分享给更多朋友、同事,我们一起优化测试度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