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book/程序员的个人财富课/docs/398936.md

141 lines
17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2022-09-03 22:05:03 +08:00
# 06不当韭菜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摆正心态知己知彼
你好,我是王喆。
今天这一讲是这门课第一个模块,财富框架篇的收尾。在接下来的三个模块里,我会基于已经搭好的框架,给你讲解具体的财富管理方法。在这之前,我们还剩一个重要的总体性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投资心态**。
我在[01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94326)里就强调过,自信和淡定的投资心态,往往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那我们应该怎么摆正心态呢?我觉得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知己知彼”,也就是对自己、投资标的和交易对手都有清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这一讲,我们就来纠正一下普通投资者的常见投资误区,讲一讲如何在财富管理中认清自己,认清对手,并从自身优势出发赢得胜利。
## 永远要记住,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在开篇词中就提到过,这门课的目的是让你“**做一个更好的、普通的自己**”。事实上,投资者被割韭菜,往往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在于无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不只一次地向普通投资者们推荐购买“指数基金”,建议他们不要做各种“花式”的主动投资。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都不具备高超的投资技巧和过人的天赋,被动地配置指数基金,往往就是保持财富与市场一同增值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过分自信地主动瞎操作,反而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割韭菜。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投资前,都应该对自己说三句话:
* 这辈子我不可能只靠投资就实现财富自由;
* 我不可能是那个万中无一的幸运儿,刚开始投资就能稳定盈利;
* 如果我在投资的时候随意操作,不讲投资逻辑,就算一时靠运气挣到了钱,也早晚会被亏光。
只要你清楚了这三点我相信就算你什么都不做只靠着合理的资产配置被动投资就能超过市场上50%的投资者。
你也许对我的这种说法心怀疑虑那就给你举个例子2020年中国的A股全市场指数上涨了23.7%但中国股民的盈利比例有多少呢51.9%。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股民居然在大盘上涨了23.7%的情况下亏钱了。这不就是说明即使你什么也不做也能战胜全国50%的股民吗进一步说如果你能够遵循“永久组合”等被动的资产配置方案战胜80%的股民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你不满足于此,准备尝试主动投资来赚取更多收益,那“知己知彼”这一点对你来说就更为重要了。而要做到“知己”,就要跳出那些常见的投资误区,想清楚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的优势,摆正心态。你可能想问,具体有哪些常见误区呢?我们又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别急,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讲一讲。
## 普通投资者的常见误区
### **误区一:加入多个炒股群,盲从“炒股专家”或电视炒股节目的意见**
很多个人投资者喜欢听同事、专家的意见,加入很多炒股群、理财群,期望获取一些独家的信息和技巧。我们且不论这些意见到底有没有用,先从上一讲介绍的“支点投资法”出发,分析一下“听专家意见投资”的弊端。
在你跟随某位专家投资的时候,其实是默认这个专家的意见就是你的“投资支点”。也许这位专家的意见是对的,但是支点投资法要求你不断**验证**这个投资支点还存不存在,你不清楚专家作出这个决策时的内在逻辑,又如何去作出验证呢?
而且,在支点投资法中,**退出**的条件是支点的崩塌。思考一下,你是听专家意见买入的,那么这位专家能够如此认真负责,专门通知你要退出了吗?
退一步说,我们就假设这位专家确实很厉害,你买入和卖出都是跟他操作的,这就意味着你投资的唯一支点就是这位专家的意见。他管得了你一次投资,他能管你一辈子吗?他能时时刻刻地、毫无保留地把他所有的投资决策都分享给你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实管理自己的个人财富,就像锻炼身体、抚养子女、学习知识一样,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只可能通过你自己的思考和经验的积累来完成。任何依赖他人的想法,都是幼稚和不可持续的。对于专家的意见,我们应该持一种“拿来主义”的态度,重要的是吸收消化,转化成你自己做决策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独立成熟的个人投资者。
### **误区二:盲目自大,频繁短期操作**
在投资的初期大部分人都有盲目自大的心态我也不例外。2009年我刚炒股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赚了一些钱我就认为自己非常厉害天赋异禀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在这种心态下我开始进行频繁的短期操作不操作就觉得手痒痒感觉不这样就体现不出我的聪明才智。结果呢我的收益率从最初的10%迅速下降然后由正转负最低时亏损到30%。这一失败经历还让我阶段性地放弃了股票投资。
那怎么看待“频繁短期操作“这种做法呢?不谈过多操作带来的交易佣金上升问题,我们就来分析下,我们频繁短期操作时,面对的对手是谁。
一般来说市场上做中高频交易并且能够盈利的人几乎都是专业投资者有依托强大投研团队的基金经理有每天至少花4小时交易、5小时复盘的私募交易员还有全体成员都是名校毕业国内外投资经验都异常丰富的量化投资团队。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对立面真的有胜算吗
那专业投资者是怎么看待频繁短期操作的呢?我们的课程顾问李腾老师做过十几年的基金经理,他总结了两种可以靠频繁短线操作盈利的方式:一是通过高频交易模型,利用大数据、强大的算力、低延迟的交易系统以及交易所的返点实现;二是只交易自己特别熟悉的几只股票,并且有大量交易经验和超出常人的投资天赋。
我听完李腾说的这两种情况之后,很有自知之明地放弃了高频短期操作,因为我的时间、精力和拥有的资源都满足不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情况。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拿自己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专业。”更何况在投资领域,这里的“别人”往往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要记住,我们仅仅是普通投资者,不要主动把自己扮成韭菜,送到别人的“镰刀”下。
### **误区三:谨小慎微,只敢把钱放银行存定期**
和过度自信、频繁操作的投资者相比有的同学会陷入另一个极端曾经因为炒股或者投P2P亏过钱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什么投资都不敢做了。
其实,这样的行为同样是韭菜行为,只不过收割你的不是那些专业投资者,而是通货膨胀,是上涨的房价,是你错过的一个又一个投资机会。
一个人的财富永远都是相对的别人的财富都按照7%的速度增长而你的财富放在银行按照3%的速度增长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的缩水。举个例子十年前用100万能在北京海淀区买一套一居室这十年中你把100万放在银行现在成了140万却只能在海淀区买一个厕所了。
我们建立财富双塔结构,是希望让你的财富飞轮越转越快,不是让你的财富越来越缩水的。把你的钱置换成优质的财富资源,再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主动配置,才能够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以上就是个人投资者的三个常见误区。如果你当下还在被这三个误区困扰,那么非常不幸,你很有可能是金融市场中的一棵“韭菜”。
这时你可能会问:难道我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就什么优势也没有,只能接受自己当韭菜的命运吗?当然不是。这种悲观的心态说明你还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要记住,即使和专业的投资者相比,我们也有无法超越的优势。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并且充分发挥它们,你同样能在投资这场持久战中赢得胜利。
## 和专业投资者相比,普通投资者的优势在哪?
### **优势一:长钱优势**
个人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就是长钱优势。这里的“长钱”,指的是可以长期不被挪动,只用于投资的资金。
机构投资者使用的资金都是代理人的,而代理人在遇到较大的回撤时,对机构投资者的信任就会崩塌,产生大量的赎回行为。
李腾经常和我说,表面上看机构投资者的优势非常突出,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的无奈。尽管机构投资者有来自顶级名校的团队成员,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有体量大的资金,有取之不尽的投研资源,但是他们最大的无奈就是他们的钱不是长钱。一方面,什么时候卖出更多是由他们的客户决定的;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还背负着巨大的短期业绩压力。所以,一些收益最丰厚的长期投资机会,机构投资者就只能忍痛舍弃。
相比而言,普通投资者的资金是自己的,如何投资全凭自己控制,是真正的长钱。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意识到:在长期投资这条赛道上,机构投资者是有先天缺陷的。这就是普通投资者在长期投资这条赛道上“克敌制胜”的客观基础。
利用长钱优势,你可以在底部逐步买入一个被低估的投资标的,并耐心地长期持有。而世界上一流的投资机会,往往都需要长期的持有,只有具备真知灼见的个人投资者才有可能好好把握它。这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 **优势二:专业信息优势**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除了长期投资的机会,还有一些特殊赛道的机会,如果把握住了,是真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的。这种机遇只会出现在你最熟悉的,有认知优势的细分领域。这种对某个细分领域的认知优势,我称之为个人投资者的“专业信息优势”。
专业信息优势主要来自于我们长期从事的行业。因为是业内人士,所以有着领先于市场的认知,即使遇到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也有可利用的资源去进一步求证。最关键的是,我们对自己所在的行业的判断更有信心,这样才能在长期投资中坚守信念。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位在特斯拉或者蔚来汽车上班的程序员,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认识,一定远远高于其他投资者,甚至高于专业的投资机构。这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投资领域内的关联公司股票,就是一种利用专业信息优势进行投资的理性行为。
关于利用专业信息优势进行投资的具体实例,我们会在后续的课程中深入讨论。在这里你只需要明白一点:弄清楚你对哪些领域的专业认知超过他人,然后利用这个信息优势投资。在你的专业赛道上获得成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投资赛道。
### **优势三:程序员优势**
最后一个优势,它完全属于我们程序员群体,我把它叫做“程序员优势”。毫不夸张地说,程序员是当今世界不断进步的推动者。借助于先进的工具和硬件设备,不断累积的商业大数据以及先进的算法模型,程序员们极大地改变了很多传统行业的运转效率。每一个传统行业被互联网赋能之后,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投资,就是一项高度依赖信息的活动,需要持续地搜集和分析信息**不同的投资机构之间PK的就是信息搜集和分析的能力而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被先进的工具极大地赋能。熟悉这些先进工具的程序员们必定拥有着领先于时代的优势。
在这里,作为一名程序员的你可能会有疑问:专业投资机构那么有钱,聘用一些优秀的程序员去提高它们团体数据分析、算法开发的能力不就行了,我们个人程序员还会有什么优势呢?
其实不用这么悲观。大型投资机构的高管,他们一般是传统投资出身,并不熟悉现在互联网最先进的工具,以及很多最新的机器学习的知识。而一个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有着本能的不信任,这样的不信任甚至是刻在公司基因中的。所以我可以自信地说,当时代发生变革的时候,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更可能来自于初创企业,甚至是程序员个人。
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如果能够在投资过程中,**发挥我们程序员的工具优势、模型优势**,来构建一些量化的交易算法或者系统,是完全有可能在投资的过程中胜出的。
## 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要摆正心态
上面我讲的三个误区和三大优势,全都是从投资理财的角度讲的。那么对财富双塔框架熟悉的同学一定会问了: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还需不需要考虑个人的优势劣势,做到知己知彼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要摆正心态,避免被割韭菜。
这里的“割韭菜”是更加广义的,它指的是一切收割我们财富的行为。我在 [02 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94973)给你搭建“个人发展”塔的时候曾经讲过,个人发展过程中的财富包括了你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人脉、职场级别等等。如果有一家公司,它只会让你在工作中进行单调重复的劳动,而不会帮你提升技术,也不会让你在工作中结识更多技术超过你,综合素质优于你的同事,那么毫无疑问,你被公司“割韭菜”了。你不会从这家公司获得任何财富,拿到的仅仅是用你的重复劳动置换来的工资。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现在学会在公司“摸鱼”了,人生也基本“躺平”了。公司哪割得了我的韭菜?明明就是我在割公司韭菜啊!
对此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同学很“聪明”,但却不够智慧。因为这样短期“割韭菜”的行为,是以损伤你的长期财富积累为代价的。我觉得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提升自己的个人财富才是人生最可靠的保险。长期的“摸鱼”行为带来的一定是个人发展的停滞不前,如果公司健康发展也就罢了,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裁员,个人发展长期停滞的你根本不具备足够的职场财富,也就会被人才市场无情地抛弃。
所以,互相促进、互相成就才是公司和员工的健康关系。公司财富和个人职场财富也一定是同步提升的。这一点也不用我多说了,硅谷公司以及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无数成功故事已经作了有力的证明。
那么到底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职场财富,如何选对公司,选对方向,让个人价值快速提升呢?这里先卖个关子,我会在下一个模块“个人发展篇”和你好好谈这个问题。
## 小结
到这里,今天这一讲就接近尾声了。你可以把它看作在学习具体的财富管理之前,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的一个机会。这一讲的内容很多,但可以简单总结成一个出发点、三个误区、三个优势,以及一条补充观点。希望你再看一遍,加深印象。
* 一个出发点:任何投资理财的行动,都要以“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为出发点。
* 三个误区: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听信所谓投资专家的意见;期望通过频繁的短期操作来赚取更多的收益;因为惧怕投资亏损,只敢把钱放到银行。
* 三个优势:长钱优势、专业信息优势、程序员优势。
* 一条补充观点:程序员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要摆正心态。
到这里,我们就结束了“财富框架篇”的学习。我要再次强调,这一模块的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框架立不住,细节再丰满也仅仅是“不打地基就盖高楼”,盖得越高越危险。在这一讲的最后,我结合了这一模块的重点内容,再次丰富了我们的财富双塔结构,希望能够帮你一眼掌握整个模块的精华。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c/f8/ec83a3b4b6df095cdfbb470cbcc973f8.jpg?wh=2248x1972 "财富双塔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个人发展篇”的学习。我会在这一模块中跟你聊一聊程序员的职场规划、offer选择、跳槽、主业副业等跟个人发展紧密相关的话题。期待与你在财富管理之路上继续同行。
## 思考题
这一讲我们提到了三个投资误区。你曾经走过类似的弯路吗?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坑,陷入过哪些误区?
希望你能跟我一样,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少走弯路,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