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73 lines
11 KiB
Markdown

2 years ago
# 17 | 模块答疑:这么多技术,到底都能用在什么场景里?
你好,我是李智慧。
经过前面两个模块,我们学习了大数据最经典、最主流的一些技术和产品,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梳理一下这些技术和产品。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4/4c/844d8d462cf27203727db554abaf5c4c.png)
从上面这张图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存储、计算、资源管理三大类。
最基本的存储技术是HDFS。比如在企业应用中会把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数据比如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日志数据、应用程序埋点采集的数据、爬虫从外部获取的数据统统存储到HDFS上供后续的统一使用。
HBase作为NoSQL类非关系数据库的代表性产品从分类上可以划分到存储类别它的底层存储也用到了HDFS。HBase的主要用途是在某些场景下代替MySQL之类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访问利用自己可伸缩的特性存储比MySQL多得多的数据量。比如滴滴的司机每隔几秒就会将当前的GPS数据上传而滴滴上的司机数量号称有上千万每天会产生数百亿的GPS数据滴滴选择将这样海量的数据存储在HBase中当订单行程结束的时候会从HBase读取订单行程期间的GPS轨迹数据计算路程和车费。
大数据计算框架最早是MapReduce目前看来用的最多的是Spark。但从应用角度讲我们直接编写MapReduce或者Spark程序的机会并不多通常我们会用Hive或者Spark SQL这样的大数据仓库工具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计算。
MapReduce、Spark、Hive、Spark SQL这些技术主要用来解决离线大数据的计算也就是针对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比如针对一天的历史数据计算一天的数据是一批数据所以也叫批处理计算。而Storm、Spark Streaming、Flink这类的大数据技术是针对实时的数据进行计算比如摄像头实时采集的数据、实时的订单数据等数据实时流动进来所以也叫流处理大数据技术。
不管是批处理计算还是流处理计算都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需要将计算任务分布到一个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上。那么如何管理这些服务器集群的计算资源如何对一个计算请求进行资源分配这就是大数据集群资源管理框架Yarn的主要作用。各种大数据计算引擎不管是批处理还是流处理都可以通过Yarn进行资源分配运行在一个集群中。
所以上面所有这些技术在实际部署的时候通常会部署在同一个集群中也就是说在由很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中某台服务器可能运行着HDFS的DataNode进程负责HDFS的数据存储同时也运行着Yarn的NodeManager负责计算资源的调度管理而MapReduce、Spark、Storm、Flink这些批处理或者流处理大数据计算引擎则通过Yarn的调度运行在NodeManager的容器container里面。至于Hive、Spark SQL这些运行在MapReduce或者Spark基础上的大数据仓库引擎在经过自身的执行引擎将SQL语句解析成MapReduce或者Spark的执行计划以后一样提交给Yarn去调度执行。
这里相对比较特殊的是HBase作为一个NoSQL存储系统HBase的应用场景是满足在线业务数据存储访问需求通常是OLTP在线事务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在线业务的高可用性和资源独占性一般是独立部署自己的集群和前面的Hadoop大数据集群分离部署。
今天我帮你把专栏前面讲过的大数据技术串联起来,并放到了比较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后面在专栏模块四,我们还会讨论如何将这些技术产品集成为一个大数据平台,希望能帮你更进一步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使用场景,请你一定坚持把专栏学完。
在专栏文章里,“蜗牛”同学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回顾了下自己的过往,也想和更多同学分享一下我的人生观。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76/b8d270f84f5e8c764d5612e368346a76.jpeg)
我在评论回复里,讲到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读这本书,大概是在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当时面临种种困惑,努力思考自己这一生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时我就读于一所不入流的大学,在大学里面我又是个不入流的学生,从当时的趋势看,我未来的人生大概率也是不入流的人生,浑浑噩噩、蝇营狗苟度过一生。
虽然有的时候踌躇满志,也想要改变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但是更多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天分、背景,就不由得万念俱灰。进一步想,如果自己注定要平庸一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现在想来,当时可能是有一点抑郁的。
也就在那个时候读到了王小波的杂文集,关于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的书当时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认知世界的视角,我不一定要出人头地才叫成功,我能把自己的一生过得有趣、好玩,我也就算没白活一生。
但是如果简单的把好玩、有趣理解成自得其乐、不思进取,这样的生活肯定是有问题的。看王小波的其他文章就会明白,这个好玩、有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定的知识、见识,没有有深度的思考,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困难、挫折,就根本不能理解哪些是真正好玩、有趣的人和事。
所以你必须还是要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明白一些道理,并且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想通了这一点后我就不再纠结自己是不是足够的优秀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只要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明白一点点道理生活就是值得的。所以毕业以后我觉得编程好玩就去自学编程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觉得缺乏创造、不断重复的程序员工作并不好玩就去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又去北京、杭州、上海不同的城市生活去阿里巴巴、Intel、创业公司等不同的公司去工作期间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跟很多聪明的人合作明白了一些道理也做过一些有趣的事。
再说几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技术书籍。我大学读的不是计算机专业后来偶尔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C语言编程的书讲图形编程和游戏编程的当时觉得特别好玩就开始自学编程。但是后来做了程序员以后却发现天天按着需求写代码特别无聊既没有挑战也没有创新偶然看了一本名为[《Effective Java》](time://mall?url=http%3A%2F%2Fh5.youzan.com%2Fv2%2Fgoods%2F3epbuh9vlhry0)的书,发现这些常规的程序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写法。
这本书讲了很多有趣的编程技巧,当时我在北京的中关村上班,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刚好可以看完一个技巧,很多技巧可以直接用在工作中,特别好玩。同时我也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无趣,而是做事情的方式无趣。循规蹈矩、反复重复可以把事情做完,但是这样就会很无聊,如果去寻找更巧妙的解决之道,事情就变得有趣多了。
后来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些技巧提炼出来,让大家一起用,所以在看到《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看过设计模式的书,不过感觉这些书都把设计模式当做编程技巧来讲,虽然也有意思,但是技巧嘛,看得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敏捷软件开发》这本书把设计模式上升到设计思想的高度,书中说“**软件设计不应该是面向需求设计,而应该是面向需求变更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的时候,主要要考虑的是当需求变更的时候,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变更。**优秀的工程师不应该害怕需求变更,而应该欢迎需求变革,因为优秀的工程师已经为需求变更做好了设计,如果没有需求变更,那就显示不出自己和只会重复的平庸工程师的区别**。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不是吗。
因为比较关注设计,并且后来又做了一些架构设计、框架和工具开发的工作,也因此我看到[《企业应用架构模式》](time://mall?url=http%3A%2F%2Fh5.youzan.com%2Fv2%2Fgoods%2F3eqi41hqyk0bc)这本书的时候特别震撼。当时自己觉得能够做框架、工具的开发很了不起,能够做架构设计、指导其他工程师开发挺厉害,但是看了《企业应用架构模式》这本书,才发现我做的这些事情只不过是在更大的领域解决方案、架构模式里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同类的东西还有很多。当时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也非常羞愧。
如果感觉《敏捷软件开发》的作者Bob大叔、《企业应用架构模式》的作者Martin Fowler比自己牛太多还没有太多感觉因为毕竟隔得太远、没有交集所以触动还不是特别大那么后来在工作中遇到被高手全方位碾压的时候就真正的感受到生活还真是有意思呢。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有过类似的困惑,不知该如何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你一些启发。人类的进步是因为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而有趣也是美的一种,追逐有趣就是在追求进步,而一点一滴的进步终会引领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在[专栏第15期](http://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70619)我邀请了淘宝的高级技术专家李鼎来聊聊流式业务架构重构的心得体会我把他的留言也贴在下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返回第15期也和我们聊聊你对这种架构的思考与理解。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0/68/305c47d313a4697ffa4a062b43c51568.jpeg)
最后还是老规矩我精选了三木子、Lambda、hunterlodge、老男孩这几位同学的留言贴在今天的文稿里分享给你希望同学们的思考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4/7c/049f60b53907704bdcd2b7d8df8c9f7c.png)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1/ff/e1bf9904b12b761fce31273079ea52ff.png)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f/2d/2f685fac45b5edfed2ad53109664402d.png)
![](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0/25/9009d8141f5fb2d06a80c0e21176f225.png)
如果你身边也有感到迷茫困惑的朋友,欢迎你点击“请朋友读”,把今天的文章分享给好友。也欢迎你写下自己的思考或疑问,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